正在這時。
帳外傳來幼軍衛官兵的聲音。
“啟稟將軍,有太孫諭令到。”
中軍大帳內,眾人一愣,都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會有太孫的諭令到來。
難道是太孫已經到松江府了?
鄭忠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他立即開口喊道:“快!將太孫的諭令送進來!”
他的臉上帶著幾分期待和興奮。
只因為,他能有如今,都是因為太孫。
無論是成為三寶太監唯一的義子,還是如今暫時總督新建水師的權利,都是來自于太孫。
外面的幼軍衛官兵,聽到帳內傳來應允,立馬走出帳內。
“啟稟將軍,太孫諭令。”
齊子安正色,沉聲:“念。”
“今聞拓林村慘案,本宮憤怒,我大明百姓慘遭腌臜倭寇殘害,大明體面盡失,百姓亦無法死而復生。如今朝廷決意殺倭,沿海諸衛所,益當全力以赴。松江地方衛所,防備疏松,救援遲緩,軍心渙散,著令五軍都督府僉事齊子安,統管松江一應軍務。金山衛指揮使程遠亮、青村中前所千戶余大興等人暫奪職缺,于帳前聽命,若有再犯,嚴懲不貸!”
通傳諭令的官兵傳達完后,默默的看了一眼帳內的諸位大佬,告退一聲便小心翼翼的退出大帳。
鄭忠臉上一喜,淡淡的目光中,帶著挑釁,看向程遠亮等人。
太孫的諭令很清楚。
程遠亮等人面帶尷尬和惶恐。
被暫時奪取軍中職務,并不是一件嚴重的事情。
大明軍伍之中,能做到指揮使、千戶一級的將領,哪一個沒有被上官因為種種原因處罰過。
就算是如今,隱隱有軍中第一人之稱的張輔,也有過因為犯錯,而被處罰過。
真正讓他們擔心的是,那句齊子安統管松江一應軍務,他們于帳前聽命。
這可真的是,只要齊子安想要他們去做一個普通兵丁,他們就真的只能成為一個普通兵丁了。
齊子安也沒有想到,會在這個時候,接到太孫的這份諭令。
他沒有當即行使統管松江軍務的權利,而是轉頭看向帳內年輕的軍事參謀們:“應天那邊的水泥,何時能夠送到?”
參謀團中的一人站起身:“回稟將軍,第一批水泥在我等出發離京之前,已經裝船完畢。近幾日就能抵達,隨行還有三千名南疆工人。”
齊子安點點頭,吩咐道:“水泥和工人到位,立即送到水師大營,營造加深海港水深,營造水師船港。傳令沿海各地,一萬名水師征召人員,這一旬必須全數到位。王公公即將回來,各地船廠的新建戰船,也要到來。我們不能有戰船,卻沒有開動戰船的水手和水兵。”
角落的軍事參謀們,不停的記錄著齊子安的軍令。
見參謀們都忙完了。
齊子安終于是再次看向程遠亮等人。
他長嘆一聲:“本將相信諸位,乃是忠心大明,心系百姓。但大明軍中,向來講究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既然如今太孫有令,諸位便暫時留在營中。”
有太孫的諭令在,程遠亮等人無話可說,只能是默默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