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閣又恢復了往日只有幽暗死寂的環境,葉啟半躺在草墊上,借著甬道穹頂的陰暗燈火細細觀察手中的毛筆,筆雖看似破陋,但其卻有著一股隱而不發的符意,就像橫豎著的幾把刀潛在深淵,某日一但出淵,定是要將山河湖海切碎。
“這支筆跟隨了顏瑟好多年,所以才蘊有那么深刻的符意。”衛光明看向葉啟,準確的說是看向葉啟手中的筆,說道:“若說符道,這天下間無人能出顏瑟左右,所以,在看到你的第一眼,他就知道樊籠困不住你。”
葉啟砸吧了兩下嘴,像是還在回味嘴中的酒味,說道:“他這可不是對道門不忠,您是光明神座,知道魔道應該怎么才算是魔道,我這樣的天才被鎖在幽閣里,本身就是道門在浪費資源,有了這支筆,我就能早一年離開樊籠。
而我出去,桃山肯定不能容我,那只能去唐國,我的身份與觀主的關系總是不可能隨便了之,不管去唐國哪里,日后因為我的存在,總能緩解神國與唐國之間的關系。”
衛光明搖頭,不過卻沒再就顏瑟的筆繼續說下去,他指著沒有天日的欄內石窗,窗外是幽暗的濃霧,毫無一絲光彩。
“你若逃出去,只能順著崖下走,崖下很難走。”
葉啟看向石窗,說道:“幾年前在桃山上時,我就見過幽閣,見過那些濃霧,也去了一次崖底。”
衛光明后背不禁直了些,瞪大雙眼看著葉啟,久久不語,末了,他大概覺得葉啟不是在說玩笑,如果對方說的是真的,那這位觀主的弟子一定會成為昊天道建立有史以來第一個逃出幽閣的修行者。
樊籠里再次無話,葉啟拿著顏瑟給的枯枝白毫筆在石壁上刻畫起來,此間無墨,又無清水,因為在樊籠之內,天地元氣斷絕,又不可能用出道術掬來清水以充黑墨,故石墻還是石墻。
不過,在陰暗的牢內,地上悄然多出了幾縷白毫。
……
一書數日,白毫漸漸枯頹,直到落盡最后一根白毫,枯枝筆桿化作齏粉,葉啟臉色變作蒼白,這一書才停下。
有柵有欄,才可稱為樊籠,只說此間,欄是洞外幾根桃木,柵是洞壁山石,葉啟一書數日,便是以顏瑟贈筆為媒介,將此間樊籠之柵剔去,樊籠無柵,肉身自可脫離而去。
至于樊籠內更為恐怖一點可鎖修行者識念,就像葉啟自己與衛光明、顏瑟的認知,樊籠困不住他。
“不愧是幽閣,竟然還有自己復原的能力,我就不浪費時間了,你離出去估計還會有很多年,有沒有什么要交待的?”
衛光明睜眼,看著石窗外多了些神采的濃霧,搖頭否掉了葉啟的好意。
葉啟搖頭,不再多言,躍起身子,順著狹小的石窗鉆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