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接下來的行動全跟之前一樣,她買布,然后找裁縫張大姐做,那樣就太慢了。
張大姐只有一雙手,就算不吃不喝不睡,能做出的數量也有限,逐月不可能每次讓譚忘之拿貨,都只十幾件十幾件的那,那永遠只能小大小鬧。
逐月也想過先招一些有經驗的裁縫,開工錢幫自己趕制衣服,但是汶市不像海港市,目前還處于未開放的地區,她要是招人做工,立馬就會讓稽查隊盯上,給她扣個資本家的帽子,那到時候就是錢沒賺到,反而還要吃個批斗。
于是逐月想了很久,想出了一個辦法,既能保證產量,也能避開風險,那就是把步驟分開做。
首先她不在城里找人,在城里找人太惹人眼了,她讓林舟帶著布料下鄉,讓林舟找一些鄉下的婦人先把布料裁剪出來。
鄉下離城里遠,稽查隊管不了那么遠,而且就算被人舉報了,大不了立馬抽手,損失些布,就算后面有人追究,也會斷了線索。
再一個就是,鄉下和城里貧富差距懸殊,有這樣額外的收入,那些婦女高興都來不及,只怕比逐月這一邊還要怕被別人發現,畢竟悶聲發大財,誰會嫌棄錢不好。
等鄉下婦女把布都裁剪出半成品,逐月就結賬把半成品收回來,然后找有經驗的裁縫,按照她畫出的款式縫制出來,如此一來,不管是速度還是數量,都會翻好幾倍。
林舟接過圖紙,他看不懂上面的那些花樣,但這并不影響他點頭,他收下圖紙道:“我明白了,我和小白保證給姐姐辦好。”
從林舟家出來后,逐月到國營食堂吃了碗混沌,吃飽喝足后,又叫了輛三輪,直奔梧桐路去,她和小穆約好今天來看房子的。
梧桐路位于汶市城西,汶市地處南方,以前多有喝茶的習慣,建國前梧桐路那一塊是茶肆書閣扎堆的地方,老汶市人就喜歡下午在茶肆點杯茶,會幾個老友,一聊就是一個下午。
后來建國,茶肆書閣的生意做不,有的店被拆了,也有些人搬走了,梧桐路離市中心有點遠,但勝在安靜。
逐月站在路口,梧桐路和它的名字一樣,路兩行種滿了梧桐,這些梧桐應該有些年頭,每一顆都有逐月環臂那么粗。
梧桐樹枝繁葉茂,雖然已經倒了冬天,樹葉掉了不少,但殘留的樹葉掛在樹上,抬頭望去,樹枝和樹葉遮住了頭頂,只留一些縫隙照進細碎的陽光,陽光隨著樹枝擺動變換不停,乍一眼看去,頗有些浪漫的氛圍。
逐月下了三輪車,踩在梧桐落葉上,吱呀吱呀響,她拉住一個穿著中山服的男子,問了一下時間,男子告訴她已經一點半了。
逐月感覺自己來早了,她和小穆約好的是兩點,她還得等半個小時,不過好在小穆很注重時間,和逐月一樣,提前來了。
逐月在原地只等了十分鐘左右,就看到小穆向自己跑來了。
“逐月姐,我以為我來得夠早了,沒想到你來的還早。”小穆喘了口白氣,笑哈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