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的事兒,溫錦眼下是看不到,夠不著的。
在把謝咫的銀子絕大部分給了養父、養母后,溫錦手里就只剩下了零頭。她正琢磨著用個啥法子把這些錢交給她爹娘,然后,引著她爹娘搞點事情出來。
靠著他爹這種賺錢的方式,他們家這輩子吧,也就只能在石坪村勉強混個溫飽,而這明顯不是溫錦想要的。
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得了跟親生爹娘團圓的機會,就該好好守著他們,不要做些容易招惹是非的事情。
但溫錦并不這么認為。
她回來了,逆天改命,讓她爹娘免了那一場劫難。
只是,這天真的是這么好逆的嗎?
不知為何,溫錦總覺得她爹娘的劫難沒這么容易渡過去。既然如此,為什么不主動點兒?
佛說,眾生皆苦,人人爭渡。
對于佛,溫錦談不上信不信,但她也認可佛家的一些理論,比如這人人爭渡。
爭渡,渡的是苦海,是人生的劫。
人生的劫,便是這苦海中的浪,一浪一浪,而眾生避無可避,只能迎浪而上,跨過去,便是海闊天空。
“要是碎銀子就好了!”
瞅著手里的銀票,溫錦有些小郁悶。
如果是碎銀子,她隨便找個地方埋了,然后偶然挖出來,這就是飛來橫財。可這銀票?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嗎?
雖然這都是五兩小面值的,但銀票就是銀票。
“錦兒,錦兒!”
親娘季氏的聲音從外面響起,溫錦連忙將手里的銀票收好,笑盈盈地出門。
“娘,啥事兒啊?”
“快來看魚!”
“你爹今天好運氣,在河里撈了兩尾大魚,咱們中午吃魚!”
季氏笑盈盈地開口。
溫錦則快步到了季氏跟前,看著正在大木盆里游動的大魚,著實是吃了一驚,因為這大魚是真的大。
約莫有她胳膊長短,看樣子應該是一條草魚。
“娘,這是草魚吧?”
“對,這是草魚!”
“一共兩條魚,另一條,你爹送你姥爺家去了,咱們先做魚,等你爹回來,就能吃飯了!”
“娘,這魚怎么做啊?”
“燉了吧!”
“燉魚的時候,在鍋上貼幾個玉米餅子,老香了!”
“嗯嗯!”
“我幫著燒火!”
溫錦聽到親娘說的,也不禁有些流口水,鐵鍋燉魚,鍋上貼玉米餅子,是她記憶很深的吃魚的法子。
不過以前那時候在老宅那邊,魚肉,他們一家子基本是撈不著的,依舊是能吃吃玉米餅子,再來碗魚湯。
等到后來,溫錦才知道,這燉魚,魚湯才是最鮮美,也是精華所在。
她奶對他們一家子的刻薄,在某些時候,倒是讓他們意外得了好處。
甚至于,溫錦覺得自己長成這樣,大概率是跟小的時候喝多了魚湯有關。不然的話,為什么老溫家幾個小孩兒,就她出落得最好呢?
或許,這便叫人算不如天算。
溫老三在河里撈了兩條大魚的消息,不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