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老四離家出走,去投軍這事兒,一直到半下午的時候,才在村里傳開。起因還是溫懷仁到處找自己的小兒子,鬧得沸沸揚揚,溫老三才把這事兒給說了出去。
結果,等溫懷仁和高氏聽聞溫老四去投軍,這兩口子竟是不約而同地找到了溫老三跟前。
“老三,你咋忒心狠呢?”
“那是你親弟弟啊!”
“就算是你不待見我們,可是,你咋能看著老四去投軍呢?”
“你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溫懷仁見到溫老三,張嘴就是一陣噼里啪啦的責備。
“爹,您在說啥呢?”
溫老三沉著臉,“老四要去投軍,這是他自己要去的,您怪我干啥?”
“你弟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溫懷仁聽溫老三還敢反駁,當即抬手拍了桌子。
高氏也跟著開口,道:“老三,你就是恨我們,也不能這樣做啊!”
“那是你弟弟!”
“他去當兵,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們白發人送黑發人,你的良心就不痛嗎?”
高氏如此一說,仿佛溫老四這一去,再有消息回來就是死訊一般。
溫老三抬頭望向高氏,嘴角扯了扯,道:“老太太,您這是說的什么話?”
“老四去投軍,您就不能盼著點兒他好嗎?”
“還是說,您心里,覺得老四這一去,肯定就活不成了?”
“有您這樣當娘的嗎?”
對溫懷仁,溫老三還會喊一聲“爹”,但是對于高氏,溫老三已經不想再喊對方“娘”了,既然高氏寫了斷親文書,不認他這個兒子,那么,他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高氏聽到溫老三的這一番話,表情瞬間變得很難看。
就連溫懷仁,看高氏的眼神,也是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別看他們兩人是同時過來的,但卻并不是約好的,而是恰好走了個順道兒。溫懷仁對高氏,依舊是充滿了厭煩。
此時此刻,聽到溫老三反問高氏的這些話,溫懷仁還真的就覺得,高氏可能就是這么想的。
因為,高氏厭惡溫老三的同時,也對溫老四這個小兒子沒有多少的好感。
“老三,你這是冤枉娘啊!”
高氏注意到溫懷仁的眼神,連忙開口辯解,“咱們村,這些年出去投軍的這些人,有幾個是囫圇個兒回來的?”
這話,倒是事實。
石坪村這些年,因為朝廷的征兵,有幾十人出去,但最終只回來了幾個人,其中手腳利索的,就只有一個,其余的都是殘了。
“這可說不好!”
溫老三不以為意地回了一句,“老四的運氣一直不錯,說不定,他不但能囫圇個兒回來,說不定還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呢!”
未來的事情會如何,沒有誰知道。
但是呢,你可以想象最壞的結果,我就可以想象最好的結果。
反正,都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爹,您說呢?”
溫老三也是學機靈了,說完自想象中的最好結果,不忘追問溫懷仁一句。
溫懷仁能怎么說?
他自然得往好處想,畢竟,溫老三是他親兒子。
這當親爹的,難道要盼著兒子要么死要么殘?
這要是傳出去,他溫懷仁還用做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