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司,針對的是官吏,但又不同于督察院。
督察院就是監督,沒事兒就上幾道彈劾折子,哪怕是捕風捉影都行。但洗冤司不同,洗冤司得真抓實干。
哪個官員有問題,你得有確鑿的證據。
沒有證據,你洗的什么冤?
同樣的,皇帝弄出了洗冤司,結果一年下來,洗冤司就沒辦幾件出彩的案子,沒有拿下幾個要員,皇帝能高興嗎?
皇帝讓洗冤司查貪官污吏,結果洗冤司放了皇帝的鴿子,這事兒能算完嗎?
“這不簡單嗎?”
秋香聽了溫錦的話,不以為意地開口,“朝廷開科取士,讓那些新晉進士都去洗冤司辦差不就完了嗎?”
“秋香姐,咱能用用腦子么?”
聽到秋香的回答,溫錦也是樂了,“開科取士,那些進士多數都是死讀書之人,讓他們進了洗冤司,你覺得他們是能查賬呢,還是能審案?”
百無一用是書生!
真不是溫錦瞧不上朝廷開科取士的所謂人才。
上輩子的時候,嚴恒成了首輔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推進了科舉改制,大范圍削弱那些死讀書之人的上進通道。
可惜的是,死讀書的人太多,朝廷又不可能一刀切下去,只能慢慢改變。畢竟,這科舉制度已經傳承了上千年。
說起來,科舉制度最初并非是這個樣子,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起,這科舉掄才大典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最慘的是,朝堂上很多人都明白現如今的科舉弊端很大,但他們卻無從下手改變。
或者說,他們沒想過改變。
溫錦曾經也跟嚴恒討論過這個話題,但她并沒有從嚴恒那里得到答案。當時呢,溫錦并沒有多想,如今,再想也是無用。
況且,這些個事情,也不是溫錦需要去想,去關注的。
這都是距離她十分遙遠的事情。
“說的也是啊,很多進士,處理政事,還不如下面的小吏。”
據她所知,有些進士去了地方,政事一竅不通,全靠身邊的師爺理事。結果呢,進士是官老爺,啥事兒不會做,反倒是師爺在管事。
“錦兒,我有個主意!”
秋香忽然一本正經地望著溫錦,“我就是有這么個想法,就算是說的不對,你也不能笑啊!”
“保證不笑!”
溫錦同樣一本正經地回應。
她現在心情甭提多焦灼,笑?除非是有了解決辦法,不然的話,她哭還差不多。
“今兒,你說,讓嚴大人張榜問賢咋樣?”
“洗冤司注定是要得罪人,那,就找些不怕得罪人的人來啊!”
“……?!”
聽到秋香如此主意,溫錦也不淡定了。
這主意,呃,別說,還是有那么一點可取的。
當然,這主意也不是完美的主意。
張榜問賢,固然可能找到合適的人手,但也可能混進一些別有用心的人。
這主意,還得仔細斟酌下。
至少,得盡可能減少那些必有用心的人的進入途徑,最好是將這些居心叵測的人擋在洗冤司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