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英特爾不是來提醒陳宇的,他們只是在媒體放出了一個消息。
這個消息,那就是他們正在研發一款超強性能的CPU。
并且將這個cpu命名為core2,中文名酷睿2。
不明所以的,可能會認為,這是英特爾酷睿1代之后的第2代處理器。
雖然他事實上也是。
但,當看到英特爾這一則消息的時候,陳宇終于明白了微軟哪里不對勁了。
酷睿2。
這可不單單只是一個cpu的名字。
他同時還代表著cpu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雙核。
要說CPU雙核的發展歷史。
早在很多年前,IBM就推出過雙核CPU。
不過當時IBM推出的雙核CPU實在是太貴了,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而且當時這樣的CPU是面向服務器級別的,普通人也用不到。
所以到2006年,市面上并沒有太多的有關于雙核處理器的新聞與資料。
不過做為處理器里面的霸主,英特爾發布雙核處理器,卻是石破天驚。
這一個新聞不只是震驚了整個業內,同樣,也震驚了陳宇。
震驚陳宇的倒不是雙核不雙核。
有著前世幾十年的眼光,別說是雙核了,四核,八核,32核……陳宇都體驗過。
之所以讓陳宇感覺不對勁的,那就是英特爾雙核對于vista的影響。
說到底,vista為什么會失敗。
他除了一系列不兼容之外,同樣硬件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甚至可以說,他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假如這個時候所有計算機都已經是雙核了,那么,vista是否還會推不出去?
陳宇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但他有一種預感,如果英特爾與微軟在硬件這一塊達成密切的配合,vista未必會失敗。
這便給了陳宇很大的一個危險信號。
身為當事人,面對著雙核的突然出現,陳宇卻是有些不淡定了。
“建哥,將院長,開付,張如京,何庭玻,林本艱……全叫到總部。”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陳宇第一時間便對張建明吩咐說道。
英特爾的雙核處理器影響的不僅僅只是vista,同樣影響到環宇科技的處理器業務,以及半導體代工業務。
第一時間,陳宇便將負責環宇科技半導體業務所有負責人叫了過來。
“庭玻,你是負責芯片設計的,雙核處理器這一塊技術難不難?”
“理論上并不難,只是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兩個運算核心。”
“那他對于主頻的推動有多大?”
“非常大。”
何庭玻解釋說到:“芯片技術發展到現在,其實已經有一些到瓶脛了。這與芯片制程有關系,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光刻機都無法做到60納米以下制程。”
說到這里,陳宇看向了林本艱。
林本艱亦是說道:“陳總,我們的濕式光刻技術正在全力研發當中,目前已經有一些突破。如果一切正常的話,我們的濕式光刻工藝可以突破60納米制程,甚至到達10納米以下。不過,暫時我們的工藝還處在研究當中,我預計還需要一年至兩年時間,我們的濕式光刻工藝才能徹底成熟。”
說完,林本艱繼續說道:“在芯片制程無法突破60納米以下,英特爾只能采取雙核處理器的方式提升主頻。不過,這還得看市場接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