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隋王朝,關于“塞外胡人不通兵法”的言論很多,這樣的言論有時候是失之精準、有時候是天朝上國的思想在作怪;游牧民族在文化的博大和底蘊上的確不如燦若星河的大隋王朝,也沒歷代先賢總結出來的兵法。
但是卻不能說胡人軍隊沒有一點可取之處,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兵法,使他們用兵之時,往往不會受到條條框框的約束和限制。所以真正打起來的時候,你有時會發現胡人的將領的戰法天馬行空、不會按常理出牌,讓準備充足的你猝不及防。
一些善戰的胡人將領,雖然沒有系統的學習兵法,但是他們在戰斗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臨陣決斷的能力十分強悍,甚至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野路子。
這種野路子出身的將領用兵天馬行空、毫無簡章,令人十分頭疼,如果稍微不慎,縱然是名將名帥,也要淪他們的墊腳石。
就像竇建德,就用野路子干掉了名將郭絢、干敗名將了薛世雄;杜伏威也是輕而易舉的干敗了收復過寶/島的名將陳稜。
至于年輕時狡詐蠻橫、嗜酒好賭博的劉黑闥就更厲害、更了不起了,他不但干敗了李神通和羅藝、生擒了薛萬均兄弟、斬殺李道玄;就連赫赫有名的徐世勣,也被他打得只剩一人逃脫,部下被他打得一干二凈。
哪怕是李世民親自上陣,也在洺水一戰中,葬送了羅士信;最后還是劉黑闥軍糧耗盡,不得不以短擊長的與李世民決戰,這才中了李世民的水攻之計。
由此可見,那些頭腦靈活的‘不知兵法’野路子大將,只要沒死在連續不斷的戰斗中,并且得到一朝頓悟,那么他們遠比懂得兵法的人更難對付。
如今的楊集雖然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但這都是背靠大隋的大勢,對敵人施之以劍走偏鋒,而劍走偏鋒雖然能夠得到巨大的利益,但只要走錯一步,就是全軍覆沒的風險。
以前是無所謂,大不了敗了就跑,可是隨著他的權勢越發壯大,他不能再那么神經大條,所以一直努力向“以正合以奇勝”的方向學習,爭取早日形成自己的“道”。
在“道”形成以前,最好還是提防提防再提防、小心小心再小心。
心里想著這些事情,但楊集時時刻刻都在注意著敵營動向,時不時詢問對方斥候巡查的路線、換防等事。
楊集并不擔心這些士兵能否適應夜仗,這一路上來,他幾乎都是晝伏夜出,全軍上下已經習慣了夜晚行軍;而大家的生物鐘、精神狀態,也在這一場行軍和戰爭之旅里,顛倒了過來,盡皆保持著夜仗最佳的狀態。
。。。。。。。
時間在悄無聲息,卻又比較壓抑的等待中一點一滴的過去,慕容卑卻感到坐臥不安、心緒不寧。
這種不寧,一方面是來自隋軍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仆骨崇、同羅漠的異常。
今天傍晚,他和仆骨崇在瞭望塔觀察知情,當他決定放棄搶攻西方隋軍時,明顯察覺到了仆骨崇的失望、憤怒,之后,自己安排在仆骨崇的密探來報:說是仆骨崇收到了反賊契苾作易的書信,然后便帶著士兵去東營找同羅漠了,這是其一。
其二、慕容卑幾次派人請仆骨崇和同羅漠來商議接下來的軍事行動,然而兩人都以各種理由推脫了,同羅漠也就罷了,可是去西營找仆骨崇的人,竟然回來說仆骨崇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