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上?”楊玄感挑了挑眉,這話聽起來怎的如此詭異呢?
“玄感別理他!”楊廣黑著臉道:“這小子水性極好,此前多次橫渡芙蓉池,要說水性真沒幾人比得過他。而我大隋北地之將多不識水性,若是到了水上,十成本事連三成都發揮不出來,跟他這樣去打,不是自找苦吃嗎?”
楊素倒是笑著說道:“衛王思維靈活,揚長避短,此舉深詣兵法之道。”
“楊公謬贊了,我其實什么兵法都不懂,只不過是怕輸才想到這個餿點子。”
“正如太子方才點評史將軍一般,用兵本就應該不拘一格、活學當用,如果餿點子用對,那就是妙點子。比武如此,用兵亦然。只知斗狠,那是莽漢行為。”
“多謝楊公教誨。”
“……”
楊廣接著又一個個給楊集介紹,介紹之時還不動聲色的提了提對方優點和功績,從宰相到大將軍、從各部侍郎到各衛將軍,楊廣無不熟悉,表現出了太子應有的水準。
在給楊集介紹時,楊廣并沒有跳過賀若弼,表現出了一個太子應有的涵養。
賀若弼現在和楊集一樣,都是只有吃干飯的虛職,但他只是從一品的國公、上柱國,哪怕恨得要死,卻也不得不向楊集這個親王級別的衛王行禮。
楊集也見到了二舅獨孤盛,他以門蔭入仕,如今也是大隋車騎將軍,雖然品級不算高,但只要楊廣登基,作為鐵桿心腹、又有大功的獨孤盛肯定飆升上來。
一番介紹下來,在場的文武終于意識到楊廣寵信楊集之說,并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他現在既是為楊集介紹人,也是表明了他在楊集、賀若弼之爭中的立場,讓大家自己看著辦。
當朝太子親自楊集站臺,皇族又與他打成一片,此外還有楊素、蘇威、楊達、裴矩、牛弘、史萬歲、宇文述、長孫晟等文武重臣深有好感;而這些人所組成的龐大陣容,也使一些本要支持賀若弼的人,開始在心中權衡利益得失。
實際上,這也是楊廣用心所在,他利用太子天然具備的、任何人都不敢忽視的‘勢’,營造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氣氛,以減輕朝會上的阻力。
“當、當、當……”這時,南面的承天門鐘鼓樓敲響了鐘聲,緊接著又是鼓聲大作。
隨著承天門鐘鼓一響,大興城各處負責擊鼓揚鐘的役人紛紛撞鐘擊鼓和鳴,一時間鐘鼓聲回蕩在大興城上空。
早朝時間已到。
——
注①:中華殿是大興宮三大殿中的次殿,內朝舉辦地,唐朝更名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