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集遠在大湖區中部,連朝廷后續的安排也不知道,自然不可能甘州大同城、步迦可汗大軍、啟民可汗大軍的情況;不過他現在看得很開,既然管不到大同城,干脆就不用擔心,只管悶頭搞破壞即可,若是步迦可汗的軍隊真的殺入甘州,那就互相傷害好了,看誰最先頂不住。
在段文振大破鐵勒軍的第二天清晨,楊集起了一個大早,他這天雖然沒有去攻打阿史那懷德的防線,可每天晚上都派兵去疲兵之計。
與阿史那懷德對峙的同時,又派兵將此哈爾湖、哈爾烏蘇湖、德勒湖以南的部落殺了一空,雖說阿史那懷德下達了全部北撤的命令,可是那些牧民舍不得丟棄慢騰騰的羊,撤退行程相當緩慢,是以大部分都被隋軍和鮮卑人殺了個精光、搶了個精光。
其實以楊集和慕容燕現有兵力,想破阿史那懷德的防線并非難事,只不過貪汗可汗和乙失缽的消息遲遲沒有傳來,楊集擔心自己突進過猛,導致擁兵六萬的貪汗可汗調頭南下,雙方拼了個兩敗俱傷的結果,只會白白便宜了乙失缽為首的薛延陀,而以鮮卑部現有的實力,根本抵擋不了擁有十五萬控弦之士的薛延陀,鮮卑部一旦被吞并,廣袤富饒、人口眾多的大湖區就是薛延陀的了。
薛延陀的強大,實非楊集之所愿。
當楊集走出大帳的時候,昨天奉命去打劫的王行本、慕容燕已經凱旋歸。
一些人在清點戰利品,一些人在用豆子、干草等搜羅來的精料喂馬,還有一些人在甄別俘虜。
這些俘虜并非全是部落中的子民,還有許許多多奴隸,這些奴隸有鐵勒人、有鮮卑人、有西域胡人、有羌人,甚至還有一些漢人,這些漢人是南北朝時期被俘虜來當奴隸的后裔。但不管是哪個種族,都是活得不如牛羊的奴隸,過著十分卑微的日子。
和他們比起來,大隋貴族家里的奴隸,簡直是活在天堂里的人上人了。這是因為大隋貴族早已過了最血腥的原始資本積累,雖然世家門閥還是像以前那么貪婪,但都懂得“竭澤而漁”的道理,他們在吃魚的同時也在養魚,并不會將魚池里的水抽干。
比如說楊集的老娘獨孤敏,她就很會收買人心,每到逢年過節之時,都會對奴隸、佃戶布施小恩小惠。如果有人要成親,只需上報到王府,她不僅批準,還會送份禮物;如果誰家有高壽老人,每年都專門給這位老人送份禮物,正是在她精心細心經營之下,楊集家的“王府集團”十分穩定、團結,你要是給他們民籍,他們還未必愿意脫離王府。同理,但凡是稍微有點遠見的世家門閥也都這么做,而“大斗進小斗出”、“半夜雞叫”等等對付奴隸的伎倆,世家門閥早已不屑為之。
相對于大隋貴族,游牧民族的貴族目前還處于最為血腥的積累階段,奴隸的處境可想而知。而一些原本是敵人、敵人妻妾子女身份的奴隸,際遇更慘。但是主人也別指望這些奴隸有忠心可言。
楊集這些天不再殺奴隸了,而是把他們整編成奴隸軍,由會說突厥話的薛舉和王府親兵當主將、將領,即使有些人不敢反抗舊主,可是當他們領到食物、武器,又在膽大者帶動下,便都有了抗爭勇氣。
更何況被舊主虐待的奴隸以前只是勢單力孤,并不表示他們不想反抗,如今有隋軍當靠山,他們甚至比隋軍更想殘忍對待舊主。
實際上楊集見到自己兵力在戰斗逐漸變少,早就想在大湖區就地募集一支軍隊來當炮灰了,只是之前為了爭取遠離步迦可汗大軍,大軍一直停不下來,他連休整的時間都沒有,哪能整編奴隸?另一方面是擔心這些人變成致命毒藥。
如今停了下來,便進行嘗試,一試之下,楊集竟然發現效果出奇的好,于是便放心大膽的擴編奴隸軍;況且領頭羊都由自己人來當,也不怕他們造反。
經過這幾天時間的收攏,奴隸軍已經有了三千多人。難得的是這些人不但會騎兵,而且都是在殘酷的環境中活下來的強者,只要稍加訓練,便是一支戰力強悍、性情兇殘的炮灰。
看了被薛舉領走的千多名奴隸,楊集心知奴隸軍已經到五千了。
可是和步迦的士兵比起來,自己的兵力還是太少了,如果再多些奴隸就更好了,也能在步迦可汗回軍之時,多些戰斗力。
他們進軍大湖區的時間已經很久了,步迦可汗肯定是收到消息了,也不知他的軍隊何時回來,蠻干他是絕對不會的,貪汗可汗的六萬大軍,他都不想去硬碰,更別說擁有幾十萬大軍的步迦可汗了,硬懟這種龐物大物,沒有絲毫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