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于如何應付步迦可汗,楊集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逃跑,嗯?是戰略轉移打游擊,將破壞的精神進行到底。
“殿下,你看這是什么鳥兒?實在太有意思了。”就在楊集神游天外之際,張出塵、柳如眉興沖沖跑了過來,她們雙手平伸,手掌上托著一只雪白鳥兒。
“你們很閑嗎?竟然玩鳥……”隨聲看去的楊集一語未了,忽然定在那里,張口結舌的說不出話來。張出塵和柳如眉手中那四只雪白的鳥兒,竟然是鴿子。
“這些鴿子放飛了,又會回來。你看你看!”張出塵獻寶似的用力把雙手往上一抬,那兩只鴿子立即飛了出去,在她頭頂盤旋了一會兒,又飛到她平伸的雙手之上。
她笑靨如花的說道:“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乖巧可愛的鴿子!”
“哪來的鴿子?”楊集只覺得一顆心怦怦狂跳,比見到絕世美女還要激動。
《周禮注疏》載:“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漢人鄭玄注“六禽”為:雁、鶉、鴳、雉、鳩、鴿。這就說明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人飼養包括鴿子在內的六禽作為美味佳肴享用了。戰國時期的《越絕書》載:“蜀有花鴿,狀如春花”,首次用形象的語言描述鴿子形象,而和“飛鴿傳書”沾上關系的最早記載是在楚漢相爭時,劉邦被項羽追擊而藏身廢井中,最后放出一只鴿子求援而獲救。
由此可見,“飛鴿傳書”早在漢朝時期已經有了,只是由于人們向來以吃為主,都是關在籠子里養,使鴿子傳信的價值至今都沒有發揮出來。
楊集肯定也吃過,只是他從來沒有關注食物問題,再加上之前沒有千里傳信的需要,是以沒想到開發鴿子的傳信功能,如今和外界失去了一切聯系,才想到這一節,但顯然已經晚了;萬萬沒想到張出塵和柳如眉竟然帶來了這么一個大驚喜,雖然這幾只還不能幫他傳信,但她們手中的鴿子顯然已經是馴服了的。
這重大發現,讓楊集如何不激動?
“鴿子是王將軍送來給殿下燉湯的。”張出塵依依不舍、可憐兮兮的地向楊集說道:“殿下,鴿子那么可愛,為什么要吃鴿子呢?我們今天吃兔子好嗎?”
“好好好,不吃鴿子,吃兔子!”楊集聽得連連點頭,又問道:“你去把馴養鴿子、老鷹的人都給我找來。”
一般來說,馴養飛禽的人,只有草原才有,而且都是以馴鷹、隼、雕為主,那三樣不僅能夠用來充當打獵的工具,還能幫他們牧羊、看狼,像鴿子這種小東西,幾乎沒有人馴養,楊集想不到今天會遇到。
“我去問問。”張出塵見楊集答應不吃鴿子了,把手上的兩只鴿子見給了楊集,一溜煙跑向了正在交割俘虜的王行本,又去薛舉那里說了什么。
薛舉大聲用突厥話嘰里咕嚕對著奴隸們說了一會兒話,不久就有十多名奴隸走出隊列,然后在張出塵的帶領下,向這邊走來。
“殿下,這些都是馴養老鷹的奴隸,一共十三人。”張出塵說道。
楊集對于這個數字稍微感到意外,不過想到王行本他們昨天打劫的是整體遷徙德勒湖牧民,而不是單純一個部落,心中就有些理解了,問道:“你們有人會說漢話嗎?”
“將軍,我會說。”一名羌人戰戰兢兢的用漢語答道。
“你會馴養老鷹?”楊集頓時來了興致,信鷹或許不能像信鴿那樣大范圍普及,但是信鷹在這猛禽滿天飛的年代里,絕對比溫順的信鴿安全,十只信鴿能有兩三只到達目的地就不錯了,而大部分恐怕都被天上的猛禽干掉了。而信鷹雖然沒辦法廣泛普及,可是卻比飛鴿安全,而且這玩意有靈活,訓練得好了,還能當偵察機、定位系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