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至此的十多萬戶災民盡皆成為庭州百姓,按一戶五口算,總人口高達五十萬。朝廷為了便于管理,在庭州三角洲置縣有五,除了州治天山縣,還有天池、輪臺、金滿、金蒲四縣。
庭州的氣溫可比火焰山低得多,跨過天山,便給人一種從春天忽然進入冬天的感覺,好在大部隊有所準備,倒也不至于受凍。
天山縣城所在之地即是后世的烏魯木齊,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只是楊集的大軍到了天山縣時,這里卻已經被冰雪覆蓋了好幾天。
呼嘯著的凜冽嗚咽聲,仿佛野狼在山巔發出凄厲嚎叫一般,原本風是無形的,但由于裹挾著雪花,卻叫人仿佛看出了它的形狀。
好在庭州三角洲地勢起伏懸殊,山地面積廣大,南部和東北部高,中部和北部低,且外有天山、金山,內有諸多高低不一的山巒,這些大山發揮了遮攔風雪的作用,使暫住在帳篷之內的百姓可以免遭白災的傷害。
只不過百姓們初來乍到,哪怕他們沒日沒夜的修建城墻,但也只是修好了西城墻和北城墻,東南兩面只有當墻基的夯實了的溝壑,李靖為了幫助百姓們躲避風雪,干脆在以冰墻把四面城墻連接起來。
冰墻是早在漢代以前就有的避風雪之法,每當遇到嚴寒天氣,北方游牧民族就把積雪堆成墻,澆上水就形成了可以擋風的冰墻,同時還能用來御寒、防敵、防狼。
石、冰城墻圍城的城池之內布滿了一頂頂氈帳,由于本來就是灰白色,這時再蒙了一層白雪,幾乎與天地同色,如果不走近了,根本無法發現這是一頂頂帳篷,厚厚的積雪雖然有壓塌帳篷的危險,但帳角和帳頂有一定量的積雪,同樣可以封死一切縫隙,讓帳中十分暖和。
百姓早已從山上砍伐大量木材,從早到晚從不停歇地生火,使帳內暖意融融,不受風雪侵害。牲口圈雖然也進行了緊急的保護,可還是凍死了些牲畜,不過微量的傷害,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藥師,說說你和堯將軍的打算吧!”中軍大帳內,帳門大開著,蓬亂的雪花從門簾和頭頂上,火塘里的火焰紅通通的,楊集目光看向了加柴火的李靖一眼。
“孟子有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那我就先從民生說起吧!”李靖拍了拍手上的塵土,在褲子上擦了一擦,點頭道:“我們按照殿下吩咐,在天山縣安三萬兩千戶,其他四縣各有兩萬戶,每個縣城的格局呈‘開’字形,百姓在‘開’字下方的帳篷之內居住,那也是他們未來的宅基。我和堯將軍的意思是先把城墻、學舍修好,然后發動百姓去開荒田、挖水渠,官邸和百姓的房子留到最后來修。這么安排下來,明年還有一季收獲,即便還不夠吃,但是需要從內地運來的糧食也相應的減少一季之量。至于房子嘛,百姓們其實也不著急,他們認為有個遮風避雨的就夠了。”
“有道理!”楊集深以為然的點頭,示意李靖繼續說下去。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與江山社稷息息相關的軍事了!”李靖沉吟半晌,說道:“庭州地勢平坦,除了東部的伊州之外,可謂是三面皆敵,在防御上存在極大的麻煩,我們準備按照縣鄉里的區劃方式來建立建立防御體系,那就是斥候、烽火臺、戍堡、軍鎮、縣城五級,而主戰之軍,則駐扎在兩縣之間的城鎮結合部。殿下以為如何?”
“不錯啊!”楊集笑了笑,說道:“老巢有五十多萬人口,自身安全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