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放心了!”李靖笑著說道:“實不相瞞,我和堯將軍本來還擔心殿下說久守必失,怪我們保守呢!”
“怎么可能呢?”楊集啞然失笑:“我又不是戰爭狂人,比你們還熱愛和平。”
“……”李靖搖了搖頭,他都不好意思拆穿楊集,想了想,采取了迂回的方式來說:“大湖區是步迦可汗在東/突厥的老巢,他為了縮小防御線,將許多部落都搬遷了過去,戰前總人口足有兩百多萬人。可如今,我聽說加起來不到一百三十萬人了,而且剩下一大半是女人。”
“我滴娘唉!”蹲在火邊煨酒的薛舉瞪大了眼睛,驚駭的看著楊集,難以置信的說道:“公子,我怎不記得我們殺了這么多人?”
“是啊!”堯君素也說道:“除了一開始殺得多一點,到了后來想找落單部落都難,我們前前后后滅掉的人,加起來恐怕連二十萬都勉強,如今藥師你卻說大湖區的人被滅了六七十萬人,你這是怎么算的?”
“這有什么好驚訝的?”楊集倒是看得很透:“我們雖然沒有殺多少人,可是我們卻把牲口殺光、糧食和過冬帳篷燒光,他們吃光牲口的尸體以后,就餓死了、凍死了,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奪取過冬物資,自相殘殺而死。不過說起來,這些人雖非我們所殺,但卻是因我們而死。這就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正是如此。”李靖笑吟吟的點頭。
薛舉有些疑惑道:“這么說來,如果我們每年去殺幾回,異族豈非絕種了?”
“理論上是這樣。”楊集明白李靖是在迂回的反駁自己的“熱愛和平”;念頭一轉,笑著問道:“我已經有很久沒有關注大湖區了,那邊情況如何?”
“三國紛爭。”李靖笑著說道:“西北部是薛延陀、東北和東部是阿史那懷德,南部是慕容鮮卑為主的部落聯盟,他們三足鼎立之勢已成,但是大胡區之外又有東西突厥、契骨、大隋等等,使這三支力量各有顧慮。所以我以為可以與他們聯系了,強化殿下所說的胡人向隋之心。”
楊集知道李靖是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宰相的人,他想聽聽李靖的意見,問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根據殿下以前提出的經濟戰、金融戰等理念,得出了幾個想法。”李靖笑著說道:“首先是利用庭州、伊州、瓜州、甘州的地理優勢,在邊境開設集市,以加強大隋與周邊胡人的商貿往來;但正如殿下所說,自發學習遠比強迫容易一些,推廣也會更快。所以我們在與胡人交易時,不管胡人的丈量、重量、錢幣如何,但始終都用大隋的方式稱斤論兩、買賣貨物,最終再以隋五銖支付,賣貨時,也只收隋五銖。胡人不想被坑騙,就要去了解和明白大隋的度量、文字。”
李靖看了楊集一眼,有些猶豫的說道:“其次、可以吸納一些優秀的胡人加入隋籍,如果胡女嫁入大隋,也會成為我大隋子民,但是我大隋的女子如果嫁給胡人,則不再享有我大隋子民的權利,只是這一點極有可能激化矛盾……”
“不管這些!”楊集揮手打斷了李靖,說道:“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難處、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需求;要是考慮太多、顧慮太多,只會束縛了我們的手腳,于以后也不利。所以我們根據當前的形勢作出相應對策,是合情合理之事。至于以后,以后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