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之計仍舊執行,不過對象牽制敵人的對象只是軍營中的守軍,至于兩路主力,則是從全部投入戰場,改成一路戰中路騎兵、一路加入戰場,這樣無疑會使戰爭更加穩妥一些。而喬鐘葵選擇支援戰場的舉動,也證實了楊集改動戰術的正確性,若不然,此時必將陷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大混戰。
隨著兩路騎兵的殺出,戰場上叛軍見到援軍受阻,自己又受到殘酷的殺戮,軍心開始動搖,護衛在中軍左右的王拔見到形勢危急,他大吼一聲道:“將士們,隨我出戰。”
王拔率領千名騎兵向前迎敵,他揮舞長矛,直取殺在前方的薛舉。
薛舉全程的觀摩了王拔和尉遲恭的戰斗,對王拔的路數、優劣深為了解,此時見他沖來,也催動戰馬疾馳向前,槊尖瞬間爆發出了千斤沖力,快如閃電的馬槊后發先至,一槊便刺穿了王拔的鐵鎧和胸膛,兩馬交錯而過,王拔前沖的戰馬已經空無一人,他那魁梧的身體被薛舉高高的挑在槊刃之上。
薛舉雙臂奮力一甩,將王拔的尸體砸向了前沖的叛軍騎兵,巨大的沖撞力,竟樂將六個人砸得馬來。
援軍的殺到令朔州軍士氣高漲、勇力暴增,同時也讓戰場上的叛軍驚惶失措、士氣崩潰。
“令營內守軍放棄大營,全軍來援。”當這兩路騎兵殺來時,喬鐘葵便知道守軍中計了,盡管他沒有派遣騎兵回援,但卻沒有感到絲毫的慶幸,只因眼下的兩處戰場,都是他們這一方朝著失敗、崩潰的方向發展。他也不知道自己這道命令能夠起到多大作用,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親兵點燃了一炷狼煙,令守軍放棄軍營、全體來援,但是營中四千步卒出了營門不久,便遭到那一千名惑敵的“幽州軍”騎兵攔截。騎兵們發揮了騎兵的優勢,對步卒進攻奔射、沖擊,死死的把他們攔截在前、中兩處戰場之外,將叛軍的最后一線希望生生掐斷。
薛舉為首的五千“幽州騎兵”殺敗王拔的一千騎兵以后,從側面殺入了叛軍軍陣,叛軍左翼率先崩潰,他們的潰退很快就如同浪潮一般席卷了全軍,使主戰的叛軍全線潰敗。
楊義臣趁勢指揮朔州軍奮起余勇,對叛軍進行猛攻,進一步加快了叛軍的大敗,叛軍士兵爭先恐后的逃命,丟盔棄甲的四散奔逃。
等到大局已定,幽、朔騎兵又調轉馬頭,殺向中部戰場、后方戰場……
代州這一役,代表朝廷這一方的朔幽聯軍斬敵一萬七千余人、俘敵二萬余人,便是叛軍主將喬鐘葵也死在了亂軍之中,聯軍在戰場上、軍營中繳獲的糧食和軍械不計其數、堆積如山。
為了防止叛軍據忻口御聯軍,楊集和楊義臣、李景商議過后,立即令朔州車騎將軍楊思恩、代州都尉侯莫陳乂率領朔州、代州騎兵南下,奪取了并州(太原郡)北大門忻口。
代州這一場大戰,不僅使楊諒投入代州的五萬精銳全軍覆沒,同時使整個戰局朝著不利楊諒的方向發展,支持楊諒一些州在代州大戰結束以后,轉而倒戈相向;而并州總管治下五十二州中,那些始終保持觀望態度的州,也紛紛公開發表討逆公文,將楊諒斥責為無君無父、無君無兄的敗類。
所謂墻倒眾人推,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