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三輛成群的在雪峰半山腰扎營,時而對著山上破口大罵,做出侮辱性的動作,引來己方一陣大笑。
同時,劉云等人還能聽到山峰上方傳來的呼喝與武器交擊聲,應該是有人趕在橋被砍斷之前溜了過去。
余嫂向劉云介紹:“尊主,這是連接百丈澗和仙愁門的接天橋,過了這里,靈鷲宮就近在眼前了。”
劉云探頭往懸崖下觀察了一下。
雖然谷間云深霧濃,但依稀還是能看到下方的嶙峋亂石,一旦掉下去肯定有死無生。
接天橋說是橋,但實際上只是一條連接懸崖兩側的鐵索。
尋常人站在鐵索上都會全身發抖,更別說在冰冷的山風吹拂下橫跨懸崖了。
如果鐵索沒有被砍斷,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大多數人都能沿索而上。
但如今這種局面,除了極少數以輕功見長的人,很難跨越十幾米的距離跳到對岸。
凌波微步的優勢在于步法精妙,長途趕路和小范圍的閃轉騰挪都能兼顧,在地板流輕功中絕對算得上數一數二。
但凌波微步也有短板。
在練到大成的憑虛御風之前,它的騰躍能力較弱,遇到這種需要長距離飛渡的情況就會比較尷尬。
在金老爺子的武學體系中,騰躍能力最出眾的兩門輕功都來自道家,分別是全真教的金雁功和武當派的梯云縱。
沒錯,就是那個傳說中左腳蹬右腳,右腳蹬左腳就能無限爬升的梯云縱。
凌波微步在這種情況下不太好用,但這不代表劉云就沒辦法過去了。
只要內力足夠高,即便不會絕頂輕功,隨便在地上猛蹬一腳起跳,飛躍距離也能強過不少擅長輕功的人,只是在臨敵機變上有所欠缺。
“余嫂,你們能靠輕功飛躍接天橋嗎?”
余嫂點了點頭:“我可以,小石和小王她們應該也沒問題,但符丫頭、陸丫頭和甄丫頭的輕功和內功還不足以支撐她們飛渡懸崖。”
出發援救童姥的12人中,梅蘭竹菊四婢留在童姥身邊照料,等到童姥功力盡復后才會返回靈鷲宮復命。
四部的正副首領5大3小,除符敏儀外,還有兩人也只能望崖興嘆,她們臉上滿是羞臊之色。
“我知道了。”
既然一起出來,自然也要一起回去。
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留守人手還在接天橋這一側逗留,留下她們三人在此可能會遇到危險。
‘我記得虛竹好像是提著鐵索跳過去的吧?干脆我也有樣學樣吧。’
‘不過在此之前……’
劉云向余嫂打了個進攻的手勢,率先踩著凌波微步沖了出去,目標直指正在懸崖邊叫囂的叛賊,余嫂等人也急忙拔出武器跟上。
“嗖!”
乾坤一擲率先出手,幾個站在懸崖邊上得意洋洋叫罵的雜魚被暗器中攜帶的巨力擊飛,失足落入山崖的同時發出凄厲的慘叫聲。
“擊潰他們!殺出一條通道!”
在外飄蕩2個多月,劉云身上的硬幣已經不多,還要留下幾枚在靈鷲宮應急。
出其不意的下馬威震懾住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雜兵,劉云如虎入羊群一般使用折梅手快速擒拿拋擲,短短幾秒內就有十幾個人被抓起來丟下山崖。
沒有島主洞主在身邊約束,這些烏合之眾的士氣崩得很快。
眼見完全不是對手,在余嫂等人緊隨其后加入戰場時,大部分人開始尖叫著往山下逃跑,恨不得爹媽多給自己生兩條腿。
劉云探手拉起粗壯的鐵索頭子,在原地蹦跳著活動了一下身體,隨即向后退出一定的助跑距離。
“別管那些嘍啰,守好橋口留心偷襲,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