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英國人除了繼承了老祖宗的紳士風度外,還追求浪漫自由。
電影文化作為英國人追求自由的載體,一直都很繁榮。
在大不列顛三島,總計擁有一千八百多電影院,英國人民熱愛看電影,就像他們熱愛oo7詹姆士邦德一樣。
可以說,在全球經濟發展的七十年代,除了美國好來塢之外,最為發榮的歐洲電影市場就是英國市場,而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初,最終英國電影才被法國電影所取代,成為歐洲第一。
這個年代的英國電影也沒有電影檔期之說,英國人看電影也喜歡湊節假日,基本上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動,看電影跟過節一樣熱鬧。
面對如此質樸的英國觀眾,石志堅準備教一教他們,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暑期檔”
1972年7月15日。
全英國的報紙新聞都在娛樂板塊刊登了一則消息,神話娛樂電影公司暑期檔第一部恐怖片女巫布來爾準備全國上映
宣傳廣告詞也很犀利
泰晤士報“這個夏天,讓你冷汗涔涔”
英倫日報“觀看女巫布來爾,給你毛骨悚然的感覺”
如果說這些單純的廣告還不能調動觀大英國民眾的觀影,那么石志堅在溫莎公爵葬禮上那一手“無恥營銷”,則搞得人盡皆知
“聽說了嗎,這部戲是溫莎公爵生前遺愿,他老人家很喜歡看恐怖片”
“是啊,聽說這部戲的一部分票房還會被捐出去成立溫莎基金”
“為了完成他老人家遺愿,我們一定要貢獻一張電影票”
這些是那些平民老百姓的內心反應。
而那些參加過葬禮的貴族則直接被石志堅“道德綁架”電影票已經塞給你了,你要不來就是不給面子
石志堅要是一般人也就算了,奈何他是新晉伯爵大人,這些貴族大老就算再怎么反感,也要多少給他一點面子。
不過這些貴族大老也不是吃素的,石志堅擺了他們一道,他們就開始在外面造謠,說石志堅跟去世的溫莎公爵關系不清不楚
據說溫莎公爵年輕時候去過香港,并且在香港認識一名貌美如花的海上歌女。多情的溫莎公爵與之發生感情,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而石志堅就是溫莎公爵在香港留下的血脈,準確說是溫莎公爵后代,要不然石志堅不可能靠著一己之力成為赫赫有名的大英帝國華人伯爵,更不可能為完成溫莎公爵遺愿拍攝這部恐怖片,一句話形容,石志堅擁有大英帝國皇室血統
甚至有傳言,石志堅這次從香港跑來英國暗地里是要爭奪溫莎公爵遺產。
要不是石志堅長得太中國化,黑頭發,黑眼睛,搞不好溫莎公爵去世后會把立為第一繼承人
面對這些滿天飛的謠言,石志堅毫無反應,反倒在首映禮當天,買下了泰晤士報的整個副刊,在上面刊登了整版廣告。
廣告簡單明了,直接刊印的是一張女巫布來爾的宣傳海報,那陰暗的色調,詭異的構圖給人強烈視覺沖擊力,廣告語就一句話“驚恐一夏今晚開啟,你準備好了嗎”
此廣告一出,立馬就引發熱議,因為這個念頭用整版報紙來宣傳電影的,石志堅絕對是第一個,而石志堅所提出的“暑假檔”,更是前所未聞,直接引起了眾人好奇心。
石志堅為電影做宣傳打廣告的手法,也引起了英國同行關注。
對于很多英國電影公司來說,他們不是沒想過買下整版報紙為自己電影打廣告,而是計算下來感覺不劃算,覺得拍攝電影已經花了很多錢,要是再這么鋪張浪費在廣告宣傳上,電影成本就會加大,如果電影票房不好,那將會是一筆很大的虧損
實際上,這些電影公司都陷入了一個很有趣的死循環,想要票房又不舍做宣發打廣告,可是沒有巨大的宣發投入,又怎么會有巨大的票房收益
石志堅來自上一世,那個時代很多電影公司在電影拍攝到上映期間,其宣發所花費的錢甚至比拍電影投資的錢還要高出一兩倍
倫敦東區,剃刀黨總部。
凱恩謝爾比坐在辦公桌后面,拿著今天的泰晤士報看到女巫布來爾的上映海報,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