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為了確認時間方向,就得引出熵的概念!”
熵?
這個概念很模糊,是熱度的一個計量單位?
眾人一愣。
蘇晟笑了笑,熵曾經在藍星上忽悠了一大批人,如今來到夢幻星球,應該可以繼續忽悠……
“目前觀測到的世界,自然世界是熵增的,熵都在不斷增加,宇宙萬事萬物都是無序混亂的方向發展,而人類偏偏熵減,就是往有序方向前進,自然將城市沙漠化,而人類卻將沙漠城市化,所以人類世界根本上就是熵減過程,所以大自然就是熵減的,有生命的物體,有了基因,都是操控一切,反對宇宙意識熵減過程,就像水往低處流,就是一種熵增!一切無生命都是熵增,一切有生命就是熵減,那么在客觀世界,就是混亂的,無序的,有生命世界,是熵減這養說來,人類世界的時間,就是客觀世界的相反的時間。”
“那么自然世界就是先有果后有因,先有未來,才有過去,而人類世界則遵循因果關系,過去未來。就像仙神掐指一算,就知道過去未來因果關系所以需要斬斷因果,因為果本就存在盡管因會發生,哪怕中間突然變量加入,但果會一直存在,只會隨著變量,而改變果本身!”
“精神世界的未來,是物質世界的過去。而精神世界的過去,是物質世界的未來。相反時間存在同一世界,所以時間才能理論上客觀存在,即熵增減相互平衡!
人類記憶和事跡材料是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交匯點,都同時存在,才能可信!所以記憶本身或者事跡本身,都不能單獨證明“過去”存在。”
說到這,蘇晟問東郭陲,“敢問東郭先生,咱們夢幻文明可有什么不可思議的古代建筑?甚至一度被神話,甚至如今都無法解答出一個正確答案?”
東郭陲點點頭,“有,金塔!”
蘇晟瞇了瞇眼,金塔?看來尼比魯文明確實曾經統治了夢幻文明。
“那好,我再舉個例子,金塔是我們認為它過去存在,但有沒有可能是未來存在?你也沒有辦法證明對吧?!畢竟物質世界與我們認為世界相反,但這就違反了我們的認知,認為金塔怎么可能是未來的?扯淡!可以熵增減概念來說,確實有可能,可能是未來戰勝武器等等!就是觀念和記憶去定義認為的,所以有物證存在,也不能說明過去未來,就像未來電影里的某個東西穿越時空來到你的手上,你認為它是未來的,那么問題又出現了,就是你認為她是未來的,這些都是你“主觀”認為的。”
說到這,蘇晟又問東郭陲,“再問東郭先生,第一個發明鐘表的人是誰,他是如何發明的鐘表?”
東郭陲疑惑幾秒,依然如實回答,“大概幾百年吧,一位偉大數學家、神學家,弗利克斯在教堂禮拜時,發現了天花吊燈在搖擺,且有規律,于是鐘擺原理問世……后來就慢慢的有了計時器……”
蘇晟笑了笑,“沒錯,借用東郭陲先生的回答,我繼續說“時間”主題。”
“時間變化需要速度占,人類從誕生之處就開始研究鐘表,直到幾百年前最初精準的鐘表擺鐘問世!
“擺鐘根據等時性原理所制成,只要擺線長度不變,每一次擺動時間就會一樣,發現這個原理的是弗利克斯,某一天,弗利克斯去教堂禮拜,大禮堂上掛著吊頂燭臺懸燈,微風吹拂,懸頂燭燈搖擺,而弗利克斯祈禱時,捂著胸口望著吊燈,職業病發作,祈禱變得沒那么虔誠,突然發現心跳律動和這個搖擺頻率竟然時間差不多,時間似乎一定!于是后來擺動等時性原理,但有一個不嚴謹的問題,就是弗利克斯如何確定吊燈搖擺等時?說是靠著心臟跳動的頻率,好的,沒問題,那么問題又來了,如何確定心跳是等時的?靠吊燈啊!這就是循環論證,一種沒有意義上的邏輯錯誤。
就像在辯論一個點,這個點有前提,但不知這個點情況下開始議論和辯解,但這個過程無論哪一方取得勝利,都將毫無意義!這只能證明心跳和吊燈擺動存在相似律動情況,不能證明其他的真理存在,因為這個前提都沒有被證實!!
但真沒有意義嗎?實際上不然,其實,人類發展歷程中,類似這種“前提”不知真假情況下,去衍生無數“所謂真理”的事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