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你不會怪岳母自作主張吧!”
宋氏雖然出了口惡氣,可畢竟自己好像逾越了,回頭小心的問余大慶。
“怎么會,要不是岳母在,我這個做晚輩的,還真不知道該怎么打發余叔,到時候,說不準又跟余叔一家牽扯上了,到時候,吃苦受累的是會是雨兒和米兒了。”
宋氏說的那些話,都是余大慶想說了的,可他身為晚輩,怎么可能想宋氏那樣痛痛快快的說出來不是。
“你知道這些,岳母也就放心了。”
宋氏偷偷的松了口氣,“那行,我們廚房還沒忙完,你們也繼續。”
說著,拉上閨女往廚房走去。
宋氏和喬氏離開后,屋里又恢復了安靜,喬錦程和余大慶又開始對弈,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僅沒有被影響了心情,反而興致更高了。
“余老頭一家,總歸是個麻煩,就怕他們耐住不動,既然,動了,你也得有個心里準備。”
喬錦程邊下棋,邊跟余大慶說道。
“知道了,岳父。”
其實,這么久以來,余老頭一家一直沒有動靜,余大慶心里也提著呢!
一盤棋下完,看看時辰差不多了,兩人起身,喬錦程拿出紅紙開始寫春聯,余大慶負責帶著幾個小子貼春聯,掛燈籠。
很快到了晌午,除夕的晌午被沁娘帶著,做得非常之豐盛,雞鴨魚肉是樣樣不少,再加上各種山珍野味,做了滿滿一大桌子。
唯一不足的就是酒水太普通,不過,余大慶還沒好全,也不能喝太過。
不過,還是讓余米兒決定,來年一定找機會,釀點酒存著,想喝的時候,就不用再喝這種難喝死了的酒了。
晌飯后,喬錦程要回喬家祭祖,還不好路程不算太遠,只是,回來的時候,可能要要摸黑了。
余米兒之前不僅讓福伯買了牛車,還買了一輛不錯的小馬車,牛車拉貨用,馬車坐人用。
這樣一來,家里做什么就方便多了,也不用整天的跟別人家借牛車了。
再說了,你們家那么好的大宅都住上了,要是再不買牛車,還見天的跟人家借,村里人也會說閑話不是。
反正要用,又不卻那幾個銀子,干脆就都買了。
牛車晃晃蕩蕩的拉貨還行,趕路就遠遠比不上馬車了不是。
喬錦程回喬家時,沒帶上宋氏,古代祭祖都只有那里的男子出席,媳婦、閨女從來都是沾不上邊的,這樣也省得宋氏來回顛簸了不是。
因為趕路,這一路上,不少會快馬加鞭的趕路,顛簸是免不了的。
送喬錦程回喬家的是喬三和喬四兩人,一個坐著,一個趕車,晌午飯過了沒一會,帶上宋氏給準備的祭品,喬錦程去喬家了。
喬錦程回去,不僅要參加祭祖,還要順便將家里貼上春聯,掛上,緊趕慢趕的,回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飯菜已經做好,就等著喬錦程回來洗后,放完鞭炮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