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生一味》登陸青梅臺之后,影響力可謂提了一個等級不止,再加上店面裝修的差不多后,官微幫忙打了下廣告,魔都市區這邊微博的朋友就來了興趣。
從那天爆出位置算起,幾乎每天都有人專門過來轉轉,這也成常態了。
要不是店面還差了點準備,得明天才開業,林立仁非常有信心相信今天的客流量就很火爆。
可以說,在2010年電視這個傳播媒介還較為強勢的時候,“明星效應”的作用十分明顯。
“店長,我回來了。”
隨著一個貨車慢慢的停下,負責采購食材的財務和甄師傅等后廚一行人下了車來。
“嘩啦”一聲,后廂門拉開,供應商兼司機趕緊吩咐小弟,“都搬進去。”
“甄師傅,來,搭把手。”
林立仁一瞧食材到店了,戴上橡膠手套幫著搬運。
“店長,我們去跟他談談。”
郭林昌聘請的財務湊過來好一通嘮叨,林立仁聽著是不住的點頭。
“你好,師傅。”
錢貨兩結,這附近的菜市供應商也是客客氣氣的伸出手握了握。
林立仁散了根煙,先自我介紹,“我是這家店的店長,我叫林立仁。”
雙方落座,財務拿來幾罐冷藏紅牛跟著也坐下了。
“我們呢,是想跟你達成穩定的菜蔬供應,不知?”
“好說好說,具體要什么,你跟我講一聲,是要早晨送,還是下午送,你們吩咐。”
開門見山,進入正題。
燒烤店的菜蔬消耗并不多,但如果穩定的話也是一筆好生意,是生意,他就能做。
而這位供應商是后廚師傅跟財務精挑細選的一位,菜蔬質量有保證。
林立仁為了現金流考慮,也不得不開口:“時間方面好說,按照你們的方便來也行,主要是現款方面能不能月結?”
財務在旁邊幫腔,“我們這么大個店,一次一結明顯不合適,師傅你看?”
供應商聽到這話笑了笑,反正吧,無論是菜市攤販還是飯館酒店,都喜歡押款,他都習慣了。
當然,習慣歸習慣,條件還是要談的,“我這兒也有困難啊,你這么個店每個月不少量了,押一個月風險全在我這了。”
他道:“你這好歹也是個明星店,上電視的,量大了我真不好做。”
作為實力比較強勁的供應商,他自然是對合作者有所調查,知道“人生一味”燒烤的優勢何在。
“正因為我們靠譜,菜蔬供應穩定才好談價嗎,這么說吧,我們現在還在摸索供應商,你懂我意思吧。”
財務也老油條了,絲毫不吃這一套。
供應商吐出煙圈,為難了好一會,“這樣吧,菜蔬供應只我一家,我就干。”
“我們還要河、海鮮,你也能做?”財務質疑。
前段時間裝修,林立仁在魔都這邊請了位干燒烤5年的師傅,好歹把河鮮海鮮這一塊管起來了。
“那保證菜蔬肉類這一塊只我一家。”
“出問題了我們有換的權力。”
“放心,我專門做這個的還能在菜蔬上動手腳,我也要口碑的。”供應商把煙蒂捻熄,“簽合同吧,月結的合同。月初結哦,別給拖到月中。”
“沒問題。”
林立仁很是爽快。
半個小時后,后廚一應事務全都搞定,只等稍稍處理食材,等明早半加工,然后開門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