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度空間泡內,白靈鹿:“目標完成,歐耶!”
在她這里,列表上的所有計劃都超額完成,在剛剛開到這個位面時,她曾對衛鏗建議“有條件的話,對該區域的五萬平方公里威脅進行清理”,當時她只是和衛鏗透底,沒打算真的能完成,當然衛鏗當時也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而現在!現在的第三場沖突,衛鏗的所有計劃的目標,都超過了一開始的初始探索規劃目標。
白靈鹿打開了維距廣播通話。
此時自己這個坐標方位上,有探索通道正在靠近,白靈鹿也正是在這個目標進行對話:“我方降臨順利,一切暢通無阻,暢通無阻。”
……
目光回到潘多拉位面,正在一線處理問題的穿越者身上!
9月29號,據點的碼頭上已經堆放物資,據點內的衛鏗將工作交付給招募人員后帶著個人裝備開始等待。
而在所有的據點上,也都飄蕩著紅旗,且掛著橫幅“抗災共存,保衛家園”,過去衛鏗內部有心靈感應,是不需要這種東西的。但是現在,有了外部的人員和自己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并且要在這個災難中轉化為命運共同體,宣傳工作要做好。
衛鏗作戰小組,兩個營,六百人的編隊乘坐蒸汽船北上到上游,然后通過自拼的履帶拖拉機提供的運力保障,花費了三十個小時,北上進入了山林區域,開始先朝著東側迂回。
雖然衛鏗這次行動在人數上比起上次沒有增加,但是在輜重、重火力方面發生了質的改變,可以打“富裕仗”。
因為不同于上次,有單一的自己陷落在敵人手中,必須要有任務時限,現在衛鏗掌握更多的主動,所以行軍也是以“穩”字當先。
哦,說的實在一點,那就是吉安城的傷亡多幾百人少幾百人,目前和自己關聯不大,雙方的關系最多就只是商業貿易關系,現在曾家刊懇求時所說的同盟呢?說到底,依舊還是自己單方面付出。
衛鏗作為一個普通人,有時候站在個體的角度上對群體指令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作為個體,當所在社會和另一個社會交流和溝通時,如果自己一方實質上是單方面付出,那么!——什么“一家親”“血濃于水”的,都只是所在集團的總意志期待能達成的目標,絕不是自己這個普通人所能去依托的現實。往往呢,所在集團的上層在這種集體付出時可以容忍度高一點,但是普通小民沒有本錢去相信“不是現實的宣傳”,他要是真的相信一家親,結果被對面詐騙了,只能上吊。自己這邊代表集體打交道的對話窗口,該為了“大局”還會為了大局,一點都不會幫自己索賠。
所以啊,什么時候當另一方能為原則一起應對共同災難,例如一起抗擊洪水,一起面對外敵,總之,一起履行過‘關乎于共同生存發展規則’的義務時,那么這個一家親,血濃于水的概念,才是可以依賴的現實,作為普通個體小民才可以“應該付出義務”。
現在的衛鏗個體全都是上述的小民,秉持這上述利益觀點,這就直接影響了衛鏗群體的決策。
所以衛鏗現在救吉安城,在行動利益關聯上,是為了整個該區域的人類,團結該區域的人類,也就是有助于自己在該地區的發展生存,所以不惜一戰。
故在戰略上會保住吉安城,不可能在戰術層面上為了減少吉安城傷亡,主動承擔過多的損失。
所以在一切計劃安排上,只要吉安城不死絕,一切都沒什么
當吉安城死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人時,衛鏗才會在戰術上稍稍調整。
……
在行軍到三十小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