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鏗兵團前線偵查,很快在吉安城的東側,發現了大量生物朝著一個區域聚集的腳印。此跡象表明那里存在大量食草生物以及食肉動物。
衛鏗根據食草動物的步伐跨度,確定這不是被食肉動物追擊時的跨度,羚羊那蹄子跳起來一下都好幾米的。而這食草動物是不慌不忙的遷徙,而食肉動物的足跡是在食草動物外圍,很像是牧羊犬在外圍護衛一樣。
衛鏗集群發現這種情況后,前沿偵查部隊根據糞便新鮮程度,濕潤度,進一步判斷這些生物群落的數量,比率。
在火力和感知上都比第二階段進步一個大等階,但衛鏗們的戰術、戰略依舊是謹慎、嚴肅。
……
當衛鏗集群非常快速的橫插入戰場時,此次南下的生命群落們也都感覺到了,并且衛鏗給他們帶來的感覺是:生命輻射總量雖不強,但是集中度上極高無比。威脅度極高。
衛鏗的行軍速度,就宛如是飛燕追擊蒼蠅群一樣迅疾。
雖然衛鏗沒有追求極限強行軍,甚至衛鏗自己刻意控制速度,但部隊現在配備的煤氣發生器的拖拉機,以及專門分裝物資的箱子都讓行軍效率非常高,與衛鏗的統一集團化行動相比,這些群落的補給食草生物的聚集有點像開農家樂!
南下的生命群落只在對吉安城這樣沒有大規模機動作戰的人類城邦據點才具有威脅!
【當代城邦發展全部都是馭獸師們的小隊作戰。因為城邦沒有對抗外部世界生命輻射的群體,除非能像北邊渝城那樣不在乎變異。】
它們面對衛鏗這樣同樣有生命輻射的野戰集團,就顯得太稚嫩了。
這些來自洞庭湖群落的基因群落們,在發現衛鏗集團后,第一時間就展現出了進攻性,只是這些進攻性,但是由于沒有進行集群沖鋒,衛鏗甚至沒有將其記錄為交戰,僅僅記錄成接觸。并沒有被衛鏗投入主要注意力進行關注。
例如在五個小時內,一共十六個主形態為霸王龍但前臂長度能夠到地的兇獸出現在了衛鏗集群的視角內。這種生物形態可能是兼顧速度和質量,以及咬合力的頂級生物形態。
然而,在剛剛靠近衛鏗集群后,隨著一聲聲槍響,轟然倒地!
打死這些通臂霸王龍的是,槍管長兩米,有著槍架子,口徑13mm的反坦克槍。
在山頭上架設好,朝著膛內裝上K型子彈,透過八倍鏡,對著霸王龍的腦門就來一槍,后坐力隨著槍架的顫動讓地面震蕩出一些灰塵,剩下的沖擊力經過了彈簧系統也讓衛鏗的肩膀感受到了強有力的推力。
這種槍能打穿15毫米鋼板,所以也能敲開這些巨獸的腦門。
嗯,最最重要的是,這玩意是衛鏗自己加工的,系統投送高精狙衛鏗每次打一發都計算著槍管壽命,有時候在面對三百米內的大型目標時,衛鏗這節儉的性子,總覺得沒發揮出最高性價比。
槍響后,霸王龍腦殼,宛如被手指按碎的巧克力外殼雪糕。
摸著有些發燙的鋼管套,負責清障的衛鏗抱著還在發煙的槍口舔了舔(此動作非常傻)被燙了舌頭后,拽拽的道:“這才是男人該打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