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保障擬態世界中,安全區和自然區之間的平衡,那只是最低級維護。
隨著擬態世界時間過長,各項擬態物理規則會鈍化(也就是趨同于主世界的規則)
還是需要穿越者去真實空間中,對空間泡進行校對,將規則上的熵釋放給位面,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遭遇位面其他高等意識的感應,存在著一定不確定因素。需要穿越者有一定的應對能力。
這就屬于高級的維護了。
潘多拉位面一直是高危位面,除了某個特供的家伙,士官級都必須在上卿級帶領下才能穿梭。
所以潘多拉位面類型的空間泡擬態世界,維護的成本也是相當的高,而且游戲體驗差即使是高端玩家都玩不來。
所以,萬維網中擁有各種物理規則的擬態空間,最核心的工作任務,還得是能去真實位面的工作的正規穿越者。
故對潘多拉經濟開發部門的眼中。
衛鏗現在開拓的這條時間線,很快就能維持住人類文明的強勢穩定,且讓士官級穿越者負責深層維護了。
~
潘多拉位面上,衛鏗還在勞作。
對于自己現在開發的體系,被主世界這邊進行高價值經濟推廣的事,是莫名其妙的。
衛鏗一個世紀沒有返回主世界,所以當代年輕人們玩的萬維網,就不是很懂。
就如同二十世紀的老農,搞不懂直播間內一天的打賞等于自己一畝地收成一樣。
衛鏗現在的心思關注在統伐區民眾的思想狀況上。
監察員們所震撼的里程碑式樣成就,衛鏗為啥沒大驚小怪。——那是衛鏗定的目標:恢復現代文明的小小一步。
如果只是提升技術體系,而沒有擴展社會思想的話,那這套交通,通訊,糧儲用不著幾十年還真的會變成帝國體系的統治工具。
同時也要為絕命位面那邊進行社會示范!
集體經濟進行生產建設,是否有弊端。
有,很多“工業基礎薄弱”的坑不能甩在集體經濟上,成為推行市場經濟的理由。
交通,物資儲存,工業生產,通訊,這些基礎設施的綜合工程建設,需要的恰恰是集體經濟的統籌調配。才能逆著先發勢力霸占工業上層生態位的壓力,把基礎補上來。
而在基礎提供的諸多細小框架上,才要推廣市場經濟,用競爭來活躍技術創新。
關于這一點,衛鏗可謂是真的操碎了心。
自己現階段軍備玩的是拖拉機和坦克,各種土鱉裝備,但是根據衛鏗對各個物理材料的,能源材料的推測,這個世界是能玩機甲的!
但是機甲不是一夜能成就的,在大框架下,很多基礎的小東西,必須要創新。
~
例如生物燃料電池這個項目,就需要有人來搞。
生物傳感器這個項目,真新正那邊提出來了模型。但是統伐區的技術人員也可以提出創新。
還有就是空中戰機,在現在的碳基型號放射塔的實驗中,發現能在一些蟲卵組織內產生電流。顯然這是碳基生物集成技術的多樣可能性。
衛鏗:“這些項目總不能都讓自己來搞吧。我只是中人之姿,思維很單一,按部就班搞長周期積累還算可以,太多奇思妙想,就只能交給群眾中的才智了。”
在這些還沒法判斷出“其壟斷可能對公有經濟影響”的新領域上,要解綁!甚至論證技術路線可能性后,要政策扶持,讓其能賺到錢,刺激更多的民間力量進入,招募理工人員,開發出生產積極性。
這是計劃實施前衛鏗想要秀給絕命位面的操作。——而計劃執行進行時,衛鏗被各種問題擾的沒工夫表功。
由于潘多拉位面本土教育水平連高職都沒有,技術人才急缺,所以,衛鏗集群還得手把手的教。
而統伐區的治理體系,也是照搬照抄了絕命位面的,一切資源對前線支援,目前在拓張的立憲管制員下還是很有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