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空軍殺紅了眼,這邊100架米格-17戰斗機和80架蘇-7B攻擊機剛剛返航,那邊195架米格-21MF又在機場補充了燃油,換掛了對地火箭和高爆炸彈,起飛接力……
一輪又一輪,阿里什天火焚城,化作人間煉獄!
101中隊并沒有參與這種沒什么技術含量的點火游戲,返回機場之后,連座艙蓋都沒有打開,讓地勤抓緊時間檢修、加油、重新掛載“環礁”空空導彈——
101中隊,永遠都是高空掠食者!
西奈半島的埃及天團勢如霹靂,可戈蘭高地那面,卻開始拉胯了。
應該說從昨天下午兩點戰爭爆發后,一直到今天早上八點,敘利亞的攻勢還是很給力的,尤其是趁夜轉移了薩姆-6防空導彈陣地,堪稱神來之筆!
他們,可是沒有先知引導!
同李奎勇到來之前的埃及一樣,敘利亞的戰略意圖也是相對保守的,同樣打算第一步先全面收復失地后,站穩腳跟,視事態發展再決定是否突入以色列本土。
然后埃敘雙方在蘇聯的庇護下,到聯合國等各種國際外交舞臺上進行政治斡旋,爭取在談判桌上拿到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最終目標是迫使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還真沒狂到一定要把以色列踢下大海!
那些吹牛皮的話,都是說給群眾聽的……
這種保守的戰略思想,在前十幾個小時并沒有出現什么弊端,但在接近于視線戰略目標的時候,這種思想就嚴重限制了敘利亞部隊在前線的發揮!
敘利亞估計以色列的后備軍人至少要24小時才能到達前線,因此在局面大好的情況下,裝甲部隊仍然沒有趁勝進行大規模穿插沖鋒,把以色列守軍做成餃子,他們一直小心的聚攏在己方防空飛彈的保護范圍內鞏固勝利果實。
這給了以色列喘息之機,事實上以色列的預備役部隊在戰爭爆發后15個小時便開始陸續到達前線了,當以色列決定斷尾求生,將派往西奈的九個坦克旅壓上戈蘭高地之后,敘利亞軍團再也沒有前進一步……
10月7日,上午9:00。
以色列總參謀部的作戰會議從八點開到現在,仍然毫無頭緒,會議的主題因為突發事件而一變再變。
最開始,大家爭執的焦點是:
要不要從戈蘭高地抽掉大量戰斗機去拯救地中海上空的那架E2-B鷹眼預警機?
當然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經過空軍司令艾澤爾·魏茨曼少將聲淚俱下的勸阻,總參謀部最終選擇了放手,讓他們自生自滅……
之后,是短暫的休會。
第二次上桌的時候,總參謀部已經得到特拉維夫空軍基地的匯報:
80架天鷹戰斗機和E-2B鷹眼預警機已經殉國了!
至此,以色列空軍分兩路對埃及及敘利亞的空襲行動宣告徹底失敗,而代價就是整個空軍能用的戰斗機已經不足百架,他們幾乎已經失去了除戈蘭高地以外打得所有區域,包括本土的制空權……
此時此刻,埃及空軍甚至能傾巢而出,來轟炸特拉維夫!
艾澤爾·魏茨曼將軍作為這次行動的實際策劃者,當場宣布引咎辭職,但沒有得到批準,國防部長達揚和總參謀長埃拉扎爾痛斥了他這種“軟弱”的行為。
屎拉了一褲襠,你知道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