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紅燒牛肉面的熱銷也引來了有關媒體的關注,不過關注的重點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私有化企業成功的這個案例。
遼北電視臺為鐵河區政府做了一期節目,題目就是“改革中的龍口面粉廠”,這期節目還上了遼北電視臺下午六點半的遼北新聞。
節目播出時,林學東父子,宋春濤、杜滿囤、徐慧以及廠里的不少工人都坐在會議室里觀看,電視臺可是現場取景,還采訪了不少人,說不得就能上電視,普通人能在電視上露個臉就是祖上燒高香了。
六十四十分,節目終于播出。從十年前的龍口面粉廠說起。
那時不過是一家生產面條的街道辦企業,一臺制面機養活著三十幾個人。
后來改革開放,面條不賺錢了,于是林學東承包企業,從銀行貸款買了一臺二手方便面生產線,帶領職工開始了又一輪的創業。
創業是艱難的,縱然林學東嘔心瀝血,成績依舊不盡人意,終于,在今年八月份來自浙省的企業家宋春濤買下了這個瀕臨倒閉的企業,從此龍口面粉廠改名金龍食品有限公司,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
私人購買國有制企業,在沈城尚無先例,區長楊立臣力排眾議,拍板了收購方案,終于,金龍食品有限公司在浴火中重生。
短短兩個多月,企業先是改良產品,開發出新產品:紅燒牛肉面。
然后又貸款二百萬元購進一臺年產四百三十萬袋方便面的生產線,再與豐和市面粉企業達成購買面粉協議。
一套組合拳下來,金龍食品有限公司徹底扭轉頹勢,短短兩個月就銷售方便面五十萬袋,實現產值近百萬元,實現利稅五萬元,利稅額已是之前龍口面粉廠十年的利稅總額。
短短兩個月時間,原本瀕臨破產的龍口面粉廠鳳凰涅槃,已經展現出勃勃生機,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節目到此發出疑問,楊立臣率先出現在鏡頭前,他說道:“龍口面粉廠根本的問題還是解放思想,引入新的活力,用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問題。
當然,這一步說來容易,實則不易,但我們還是選擇了改變,只要改變固有思想才能破而后立,現在看來,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也是成功的。
下一步,我們鐵河區將繼續深入改革,為金龍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更好的幫助,讓他們能上馬第二期,第三期項目,同時也要對如龍口面粉廠這樣經營困難的企業實行改革……………。”
楊立臣講完,宋春濤再次以企業負責人的身份登場。他說道:“我們企業以先進技術為本,再通過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工人積極性。
當然,我們也要感謝鐵河區政府,政府負責人解放思想,為我們企業的創建提供了巨大幫助,而我們企業自身也將以更好的效益報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