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對奧運會是極為重視的,其實各個國家都一樣,西方發達國家甚至更重視,因為競技體育就是和平年代的戰爭,可以振奮國民信心以及顯示國力。
華國的現代奧運歷史可謂一波三折,一九三二年,那時國家還處于戰亂之中,內部民不聊生,外部飽受侵略,那一年米國舉辦奧運會,當時的國家政府原本不想參加,畢竟老百姓連飯都吃不起,哪有工夫就和人比賽?
但一位名叫劉長春的短跑運動員站了出來,對當時的政府曉以利害,終于獲得了去參加奧運會的資格,不過沒給多少路費,甚至連買船票都不夠,好在同各界人士紛紛解囊,才讓劉長春踏上了前往米國的旅程。
劉長春在經過三個星期海上旅途,體力早已大受影響,原來報名三個項目,他只參加一百米和二百米比賽,四百米則因體力不支沒有出場比賽。
參加的兩個項目,都在分組中最后一名,未能晉級。比賽結束后,又因路費不夠無法回國,后來是在當地華僑的捐助下,才回到國內。
一九三六年劉長春第二次代表國家參加在德國舉辦的第十一屆奧運會,由于近三十天的海浪顛簸,體力消耗較大,劉長春依舊沒有獲得任何獎牌。
其實從劉長春身上就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命運,在那個民不聊生,戰亂四起的年代里,別說獲得獎牌了,就是參加都很困難。
后來建國,直到八四年新中國才正式參加奧運會,又是在米國,新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出現在奧林匹克大家庭中,一亮相就驚艷全世界,獲得了十五枚金牌。
八十年代,國家雖然比三十年代好的太多,但依舊貧困,并且民族自信心不夠,正只有體育才能振奮人心,比如“女排精神”成為了一代人的精神圖騰。
所以在此時,一塊奧運金牌完全可以讓所有國民情緒沸騰,也正是在此種背景下,國民每一屆奧運會都非常重視,關注度比任何賽事都要大。
田松云給徐慧打電話的目的,就是問問金龍公司想不想贊助國家奧運代表團。
“想,當然想,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現在就走,去首都!”
林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奧運會可是一款產品做宣傳的大好商機,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會,健力保飲料以兩百萬的價格贊助國家代表團,結果一舉成名。
如果林云沒記錯,今年奧運會還會有爆款產品出現,那就是李檸運動服品牌,李檸運動品牌靠著運動員李檸的名氣和廣告宣傳,一下子成為國家最知名的運動品牌,從而奠定了第一民族品牌的地位。
雖然康師傅方便面已經在國家電視臺和幾個大城市做了廣告,可力度還是不夠,林云需要的是全方位無死角。
現在康師傅的資金還比較少,要知道在前世,頂益公司一年的廣告費就有近幾千萬元,簡直是鋪天蓋地。
金龍公司賬上只有有五百多萬的現金,一半是林云前些天在島國賺的,跟同類企業相比已經非常寬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