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課,林云在課堂上一心二用,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復習鄧遠明的課堂筆記,不得不說,鄧遠明的筆記非常漂亮,將課堂上老師講的各種難點全部記下,看他寫的筆記就能掌握所有知識點,這家伙畢業后應該去當大學老師。
不過鄧遠明對大學老師沒興趣,因為工資不高,教授級別一個月才四百塊錢,跟林云承諾的富裕相差甚遠。
當然,在九十年代的大學校園,學生們學習熱情還是非常高漲,特別是有一幫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那是真的好學,天天學到半夜,畢竟工費留學太難,整個華夏大學一年也就十幾個名額,想要出人頭地只能拼命。
林云從沒想過留學,也沒有就業壓力,所以在學習上也沒費多少工夫,當然,他的主要精力還是在自己的公司上,畢竟自己當初來首都上學就是為了在這邊設立公司,上大學只是順手而已。
不過呢,林云的學習成績也還不錯,各科考試分數都在中上游,特別是英語成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英語不說了,整個管理學院,就是老師的英語水平也未必比林云強,語法水平或許比林云厲害,但到了口語和聽力,分分鐘被林云教做人。
時不時請假還能考個中上游成績,不是說林云智商比其他同學高,只是因為林云的認知水平比大家都強,很多課程都是需要邏輯性,這方面林云有先天優勢,不是光靠課本就能領悟的。
林云成績還可以,再加上“背景”深,人又很謙虛,所以老師倒很少管他,有時不來上課也沒關系。
上午第二節是張新迎的課,上完課,張新迎把林云叫到了辦公室。
“教授,您找我?”
“嗯,最近你的分公司怎么樣了?”張新迎詢問。
“正在籌備前期工作,馬上就和開發區管委會簽署協協議。”林云回答。
“這么快?”張新迎有些意外。
“教授,我們是私人企業,對我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我們明年可是準備在全國開設三家分公司,這個首都分公司明年上半年就要投產,滿打滿算也就五六個月,不快不行呀!”
張新迎點頭:“的確,私營企業的效率不是國有企業能夠相比的,換作國有企業,像這樣投資兩千多萬的項目,一年半載怕是都干不下來,你可倒好,一年之內還要做三個同樣的項目。
這就是以市場為主導的好處,逼著你前進,如果慢了,立刻就會有其他企業趕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問題來,林云,你能看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