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思路,從構思成型,再到真正能在手術臺上使用,是需要經過不斷完善、優化,最終成熟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很多思路,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不切實際”,從而被拋棄掉。
眾人商量了一陣,最終決定。
由他們醫科大附屬二院出面,看能不能把這位趙培儒院長,請到他們醫院來。
如果能請過來,那就嘗試著,看看這種新理念,能不能應用在這例復雜病情的案例上。
若是行不通,那就回過頭去,繼續用海市專家謝淼的法子。
此刻,趙培儒正在合協醫院的休息室,收拾東西,準備乘機回家。
這次來京,他給梁中岳做了手術,獲得了巨大的名氣,還得到了胰腺領域三位奠基人的認可。
又去京都醫科大學做了一次現場講座,同步錄制成課程視頻,馬上就要在“醫學繼教a”上上線,到時,會有全國的醫生可以觀看他的課程。
來了一趟京都,他的名氣狠狠的暴漲了一波,也該到離開的時候了。
這時,趙培儒接到個電話。
一看來電顯示,是醫學會的理事成員,鄧長兵打過來的。
鄧長兵非要送送趙培儒,把他親自送到機場。
其他專家先一步離京的時候,只有三位奠基人,才享受到這種“理事親自送人道機場”的待遇,現在,趙培儒是第四個擁有這種待遇的人。
很快,鄧長兵的車子來到樓下,把趙培儒接上。
合協醫院的院領導,作為東道主,也都紛紛露面,出來送別趙培儒。
正這時,合協醫院的副院長接了個電話,趕緊對快要上車的趙培儒道
“趙院長,是醫科大附屬第二醫院洪院長電話,他們馬上要趕過來,問您能不能等他們一下。“
鄧長兵看看時間,“這老洪湊什么熱鬧,再晚就錯過登機時間了。”
他還以為,附屬二院的洪院長,是要過來認識趙培儒,結個善緣的。
正這時,一輛車急停在眾人面前,正是醫科大附屬二院的車子,幾個人匆匆下車。
洪院長打頭,他身后,大外科鄧主任,肝膽胰一科詹闊主任,都在其中。
洪院長是個矮壯的,滿頭灰白色的五十多歲的男人,他下車就把情況,快速說了一遍。
鄧長兵等人這才明白,洪院長過來是有正事的。
“趙院長,我們詹闊主任說,您的分層解剖理念,或許很適合醫治這類型病人。”
“您這種理念,是目前只有個雛形,還是已經成熟到能應用于臨床了”
詹闊也看向趙培儒,他手里,就捧著那份病案。
趙培儒一眼就看到了那份病案文件夾“我看看病案。”
詹闊連忙交到他手里。
現場,一群人就這么安安靜靜的等待著。
鄧長兵還時不時的看向手腕,默默計算著登機時間。
趙培儒只看了幾分鐘,就翻完了所有資料。
他道“分層解剖思路已經足夠成熟,可以直接應用于臨床上了,這例病人,可以用分層解剖的法子來醫治。”
“鄧理事。”他扭頭看向鄧長兵“麻煩幫我把機票退掉,看來,我還得在醫科大附屬二院多呆兩天。”
他這話一說,仿佛給詹闊、洪院長等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鄧長兵也露出笑容,他也不想讓趙培儒這么早就離開。這種能媲美三大奠基人級別的尖端人才,多在京都帶幾天,肯定是對這里有益的。
趙培儒乘坐洪院長的車,直接前往醫科大附屬二院。
車上,趙培儒在腦海里,看向任務二。
任務二在胰頭癌領域應用先進理念。
原本,他以為這個任務要回到東南地區、江南省去做了。
沒想到,還是繼續在京都完成。
他雙手中,攤開著病案。
這份病案中,需要用到的“分層解剖”理念,就滿足任務二的“先進理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