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電話接通。
“趙院長。”秦明輝院士一開口,旁邊的三十多名項目成員,一齊笑道“趙院長好”
趙培儒一聽這陣勢,笑道“大家好,今天實在是抽不開身,抱歉了。”
秦明輝把手機開了免提,笑道“今天是項目組的慶功宴,我們剛才一一感謝了各位功臣,但唯獨少了你,這太遺憾了,在這里,我們得一齊敬你一杯。”
“對對對,敬趙院長。”
“對,感謝趙院長的貢獻。”
眾人都紛紛笑著端酒慶賀。
之后,秦明輝院士笑道“趙院長,等你哪天有空了,歡迎你再來南都。我歡迎之極。”
旁邊,鄭遠、路瑤瑤、春陽等人,也都笑著湊近手機道”趙院長,你要是來南都了,聯系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行。”
說完后,秦明輝院士關掉免提,走到旁邊,和趙培儒單獨聊了起來。
“趙院長,你說今天過不來,是要忙什么事來著之前太亂沒聽清。”
趙培儒“我想參選競爭四個一批的巨結腸項目國家基金。昨天去了趟全國醫學會,已經申請入圍門票了。”
秦明輝院士笑道”挺好啊那我,就預祝你成功了。”
辦公室中,趙培儒桌子上,擺著“入圍門票”。
四個一批項目國家基金的競爭資格,已經到手了。接下來,就是拿出“真刀真槍”來硬拼了。
“要競爭過京都、海市的那兩支團隊,得拿出點真東西來才行。”
既要過硬的真東西,又要得同時滿足任務二的“改良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技術“要求。
趙培儒思索著,該做那個方向,才能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正這時,門被敲響,外面傳來牧思思的聲音“趙老師,東南地區衛視的記者,想采訪您。”
趙培儒站起身來,整了整衣服。
這個采訪,地區聯席組委會的大主任藺勁松,和他提起過。
這是官方采訪,還是需要配合一下子的。
見到記者和攝像機,簡短的溝通后,開始正式采訪。
女記者“請問趙院長,作為全國第三家申請到四個一批參選資格的團隊,您有什么感想”
女記者滿面笑容的問著話,心里也著實有些激動。
她報道過不知多少省省外的醫療新聞,但這次,是最讓她開心激動的一次
全國僅三支團隊,敢申請這個項目國家基金,而另外兩支團隊,是全國最頂尖,最牛逼的京都、海市團隊。
這頗有種江南省能媲美京都、海市的錯覺,感覺格局、排面,一下子就上去了
趙培儒露出和善的笑容,道“四個一批是項目國家基金,是扶持醫學技術發展的重要舉措。我相信所有申請團隊,都是為了解決巨結腸這一結腸領域的棘手難題而奮斗努力的。這是共同努力,也是平等競爭”
趙培儒這一番話,說的頗有水平。
用聯席地區組委會藺主任的話來說,就是官腔打的很好,都能來替代他,做地區醫學會的大主任了。
雖說,這是玩笑話。
但藺勁松等做行政的人員,確實覺得趙培儒這種穩重、踏實、還能上鏡、坦然面對一切的態度,確實太適合走行政路線了。
要不是趙培儒的個人業務技術過強過硬,還得依靠他來打天下,行政系統上,是真想把趙培儒給挖過去的。
采訪的當天晚上,東方地區衛視就在黃金時段,播放了這段采訪視頻。
并且同步發在了官方微博上,采訪片段還專門制作成了幾段短視頻,便于人們轉發傳播。
東南地區的觀眾,看到這種新聞,自然是高興、自豪的。
即便是平日里不關注醫療的老百姓,在看到這種新聞,也隱隱察覺到,他們東南地區的醫療水平,今年以來似乎特別給力,頻頻能在新聞上看到,甚至幾次都要沖擊國家最先進水平似地。
但在微博上,風向就不一樣了。
有人專門把東南地區衛視這條微博,轉發并了京都、海市的兩支團隊的官方微博。
“這個省的電視臺,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呢吧誰不知道,這種棘手醫療難題,從來都是國內頂尖醫療團隊才能解決這種新聞冒出來彰顯自己干嗎”
“確實有貼金嫌疑,如果你是做成功了,再上新聞宣傳,那我們都認你。可你現在就只是拿到一個參選資格而已,怎么還宣傳炫耀起來了真以為自己已經和頂尖團隊平起平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