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旭日醫院團隊,多了一個競爭對手,你們感到緊張嗎哈哈。”
海市旭日團隊的“巨結腸項目組”,回應道“這個項目很難很難,沒有龐大的技術底蘊積累和開創性,是肯定無法完成的。即便是我們和京都醫療科研所的團隊,也沒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最終這項目基金,甚至有可能流掉,哪家都拿不到。”
京都醫療科研所的“巨結腸項目組”,回應道“目前,全國能申請參選資格的,大約有三百到五百支團隊,可以說門檻極低。但申請者,卻寥寥無幾,這個原因,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但我們團隊,依然鼓勵同僚們能共同努力。”
相比起來,京都團隊的話說的委婉一些,但明里暗里,還是在表達一個意思
除了他們京都、海市兩支團隊,其他團隊都不足為慮。
這兩份回應,最終都呈現在了舒云教授的桌子上。
“舒老師,這有點太看扁我們了吧。”
舒云的一名女學生,有點委屈,也有些義憤填膺。這兩份回應,就是她負責截圖下來,遞交給舒云的。
這是舒云教授安排給她的工作,想看看京都、海市的那兩支團隊對他們江南省團隊的反應。
舒云教授笑著道“別在意,你下去吧。”
女學生走后,舒云教授的眉頭微微蹙起。顯然,她內心里,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靜。
舒云教授拿著這份截圖,來到江新醫院西院區,省醫療科研總部,找到趙培儒。
“趙院長,您看看他們都是怎么看待我們的。”
趙培儒接過來一看,笑著隨手將這截圖紙,放在旁邊。
他反而問道“舒云教授,你覺得我們為了四個一批,接下來做什么方向比較合適”
在大方向“先天性巨結腸”之下,還有n多個小方向可以去攻略。攻略哪個小方向,才更容易獲得“四個一批”基金,這是需要仔細斟酌考量的。
舒云教授一時語塞,她也沒想好。
趙培儒笑著問道“你知道把京都、海市那兩支團隊卡住的項目,是什么嗎”
“這我知道。”
谷姏
舒云教授在這方面,是做過功課的,畢竟想要戰勝對手,首先要去了解對手。
“是提前手術適應年齡方向。”
“現在的先天性小兒巨結腸手術,最小的年齡也得等到患兒長到2歲,才能動手術。但到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受兩年病痛折磨,已經失去了太多東西,不僅影響身體發育,還影響童年心靈發育。”
“國家一直在想,把手術適應年齡,提前到患兒幾個月到一周歲的范圍,這樣對患兒的將來身體發育和心靈發育也更好。”
“但這個方向,難度太高。我聽說京都、海市兩支團隊,都在這個方向上碰了壁。”
趙培儒一敲桌子“那好,我們就做這個方向。”
舒云教授愣住了
您這,未免有些太草率了吧這就做出決定了
您這突然決定,真有把握嗎
趙培儒理所當然道“我們是和京都、海市兩支團隊競爭,要做就做把他們都卡住的方向,才能超越他們。”
“不然,拿什么去競爭四個一批國家基金”
舒云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來。
道理是這樣沒錯。
可您這直接就選個高難度的,而且還決定的如此倉促,咱確實沒有攻克的底氣啊。
“趙院長,現在咱一窮二白,不說別的,京都、海市兩支團隊,我聽說都有二十人以上的規模,咱可就你和我兩個人。”
舒云想從其他角度,來勸一勸趙培儒。
“就咱兩個人,怎么做這人手也不夠啊。”
正這時,外面傳來一道聲音“還有我啊。”
港口總院的大外科主任杜榮,出現在門口,他自告奮勇的笑道“我也想加入咱的巨結腸項目組,也不知道歡迎不歡迎。”
自從前幾天他去觀摩了趙培儒的那臺“巨結腸”手術后,就被驚到了。
回去后,他腦海里,反復出現當時術中的場景,好幾天都睡不著。
思考再三,杜榮厚著臉皮,來求加入項目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