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程因為和趙培儒合作過一次,所以這種對比感受更為強烈
“這次術中,趙院長的操作,比上次做的還要精致。“
一臺手術,竟然做出了精致感。
這是傅程從未有過的感受。
即便是觀摩其他國內頂尖前輩,觀摩和鄒斌院士一個級別的那些頂尖醫學大師,也從未有過這種精致感。
就像是
趙培儒在對待手術時,像對待藝術般,精益求精,一絲錯誤都不允許犯,必須做到完美。
“另外在穩定方面,趙院長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啊”
傅程對這點,尤其看重。
術中好幾次,病人的切壁已經非常薄了,術者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戳破薄壁。
換成其他醫生,即便再小心謹慎,可在高齡患者這種處處都是“坑洞陷阱“的術野區,也免不了會有馬有失蹄之時。
就像是一個變態級游戲,處處是陷阱彈幕,極其考驗手速和反應,即便再小心謹慎,可人無完人,總有出錯的時候。
但,趙培儒就是能做到,一次錯都不犯。即便再薄的薄壁,趙培儒總能找到相對堅韌的支撐點。
這點,是最難得的。
也正是因為這無數個完美細節的堆積,才讓這臺手術效率極高,沒有一個廢操作。
其成就,就相當于游戲中的“一條命無傷通關”,極難極難。
這時,病人的術后數據,也匯總出來了。
當匯總單呈現到眾人面前時
鄒斌眼角,不禁露出笑意來“果然,這份數據,比虛擬模擬手術時還要優秀。”
他對此也早有預感。
在看到手術整體時間只用了三個小時時,他就預料到了這一點。
“趙院長。”
鄒斌院士握住了趙培儒的手。
“謝謝你。”
“讓我看到了一名頂尖醫師,對待手術的態度。”
“一絲不茍,精益求精”
他不知道金色預演卡的事兒,還以為,趙培儒能做到手術上的完美發揮,是在術前做了大量功課,靠著強大的閱片能力,耗費無數腦細胞,在腦海中構建出了病人的體內立體結構圖。
他還以為,趙培儒是用無比專業的態度,泣血苛求,狠抓細節,在他們沒看到的地方,下了無數苦工,這才帶來了這臺完美級的手術。
“就憑你這份對待手術的認真態度,我覺得,一個全國科學進步獎,還配不上你的真正水平和認真程度。”
鄒斌院士說的情真意切,發自肺腑。
趙培儒在春節期間領獎時,鄒斌院士就坐在頒獎臺下面的觀眾席中,當時他還覺得,趙培儒這個人才,這個獎項,是很相符的。
可通過這次合作,尤其是通過這臺手術,讓鄒斌院士重新認識了趙培儒,重新挖掘到了趙培儒身上那認真、謹慎、追求完美的態度,和對待醫學事業的專業態度。
這種人,理應得到更高的榮譽、成就、和表彰。
這話一說,旁邊觀摩室中,眾人心里便是一驚
好高的評價。
在眾人心目中,全國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就已經是最頂尖的獎項之一了。
這么高的榮譽,竟然還配不上趙培儒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