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上,李小先生將蘭蔻的頭顱送來后就離開了,他說他與皇上的約定已經完成,接下來的戰爭他不便久留,而且出家已有五年未歸,家中長輩應甚是想念,所以接下來他準備回姑蘇老家住上一段時間,還請皇上恕他不辭而別之過。”
朱瞻基說罷,永樂帝便平靜的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同時說道:
“李小先生很有意思,雙十年華就有如此深遠的目光,真是難得。”
“孩子,我教你個乖,跟聰明人交往,一定要往深處想問題,就像現在,李小先生不辭而別,除了是完成約定和歸家心切之外,更多的還是他知道朕非常忌憚他的無距。”
“所以,他不辭而別,這樣對大家都好,不要以為朕會生氣,更不要以為李小先生的行為是失禮,聰明人之間的事,很多都不在表面。”
朱棣苦心教導朱瞻基,他非常重視這個孩子。
一個好圣孫,大明旺三代!
所以在他老死之前,朱瞻基至少得成長到能夠獨當一面才行。
否則的話,朝堂、境外,以及江湖里,不知有多少猛虎、餓狼,很容易就會讓這萬里江山傾覆。
“是,皇上,孫兒知道了……”
朱瞻基撓了撓頭發,恍然道。
同時,他也意識到了自己剛剛話里的過錯。
他不能替李希燭恕罪請過,因為對方還是外道境強者。
這樣的存在,天下大可去得,已經完全可以不把皇上天爺放在眼里了,又何須向皇上恕罪請過。
這是他思想的問題,沒有看清李希燭已經不是曾經的后天大成。
外道境強者,他們的戰力太強大,所以超越了皇權,無視皇權。
“來人,封李希燭天榜第十,封李希燭上北俠魁,告訴太子,讓江湖月報大力報道李小先生的事跡!”
隨后,永樂帝寫了一道圣旨,讓人送回京城太子府。
“讓大軍繼續出征吧,猴崽子,你將這賤人頭顱傳示三軍,告訴我大明的將士們,蘭蔻已被李小先生斬殺,征北之路,勢必一氣呵成!”
緊接著,朱棣親手將蘭蔻的頭顱掛在了一桿戰槍上,遞給了朱瞻基,讓他帶著這顆天人頭顱傳示三軍,激發大明將士們的血勇骨氣。
這樣一來,這一戰必將軍心可用!
此時的永樂帝,已經有了一舉橫掃大北方的念頭。
他爹將大元朝打崩了,打分裂了!
而他,則要將這些大元殘部徹底消滅,讓大明長城外的境中百姓們也可以享受到太平永樂盛華年。
隨后,朱瞻基領命帶著天人頭顱出去了,直接在短短的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就讓整個大明軍隊里的所有將士們的熱血激發到了極致。
神箭天人已死!
漠北之地還有誰能擋住大明鐵騎的踐踏?!
答案是:沒有!
這一戰,他們將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一氣呵成直搗黃龍!
……
不久后,京城太子府頒布了冊封李希燭的圣旨。
并且,兩卷圣旨直接被送到了李希燭的姑蘇老家里。
頓時,李希燭的父母長輩可謂是又喜又驚,甚至還有些后怕。
同時,太子以江湖月報和官府告示昭告天下,宣揚李希燭事跡。
天榜第十少年人!
上北俠魁李希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