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都是永樂帝親自冊封,自然是含金量十足。
尤其是江湖月報里,詳細描寫了李希燭與永樂帝的約定。
五年讀書,于后天大成一步入先天大成,修成了外道境。
而后,他北上漠北大草原,殺神箭天人蘭蔻!提頭歸來!
一時間,江湖沸騰,天下大驚!
五年前在少室山腳下揚名天下的那個外道少年,終究是成長起來了,僅僅只用了五年的時間而已。
原來還有人疑惑,怎么這五年的時間里不見李希燭的蹤跡了。
甚至有人懷疑李希燭已經被人截殺。
畢竟他太過于天才,太過于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和怨恨的心理。
不曾想,原來李希燭在皇宮里沉寂了五年,然后直接逆天崛起。
他一出關就殺了一位天人,很強勢的證明了他的天人級的戰力。
這樣的戰力,不說舉世無敵,也是人間絕頂了,少有人能勝之。
甚至,他的功績使得永樂帝親封俠魁二字。
要知道,俠魁這個名號可是很具有代表意義的。
俠者,天下人夾道相迎之人。
魁者,三甲第一,無雙之人。
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個讓天下俠客為之追捧的名號。
俠魁,俠道魁首,俠中之俠!
當然,這也能理解,畢竟李希燭做的事,可不是什么江湖道義之類的小事,而是為國為民的大事。
北上大草原,殺天人!
這種事太大了!大到讓人震驚、羨慕、追捧,甚至是信仰了。
如果說普通的俠客,可以被稱為大俠的話。
那么李希燭這個俠魁,就完全可以被稱為巨俠,他是大俠中的大俠,事跡遠超天下任何一位大俠。
一時間,李希燭的名頭傳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是天涯海角。
即便是西域之地都有李希燭的名頭在流傳。
雙十年華,外道無距,代表了他的絕世天賦和資質。
一步千里北上殺天人,代表了他的絕頂戰力,天下無人敢小覷。
這樣的人,自然是萬眾矚目,備受關注,受無數人追捧和信仰。
“李小先生功成外道大成,只是不知道他有沒有修成金剛境……”
西域金剛門,靈竹僧聽聞了李希燭的事跡后,不由得咧嘴一笑。
五年前,他前往中原戰少林天人時,曾將金身功送給了十幾位中原天才,如今以后李希燭開花結果了,成為了與他同等高度的外道。
他期待李希燭來西域金剛門找他。
佛渡有才人,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想要渡對方成就金剛境。
姑蘇城外,劍門駐地
慕容白看著江湖月報中被大肆報道的李希燭,不由得眸光一亮。
“千里一劍殺天人,好生厲害的劍客,若不戰上一場,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