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第一周不能馬上進補,程奶奶根據自己的經驗還有林蓁擬的餐單,多是輪換著做一些比較清淡的比如小米粥、山藥粥、瘦肉青菜絲粥等等,少食多餐。
但是湯是一定有的,也是以偏清淡的排骨湯、豬肝湯之類的為主。
豬腳姜是十天之前煲的,不夠一個月,但是在味道方面已經是足夠入味了的。
程奶奶每天也給林蓁盛一小碗豬腳姜,也就是正常的碗半碗的量,沒有讓她吃太多。
一來林蓁剛分娩不久,胃口未開,里面有豬腳,多吃怕她感覺會油膩,反而更改了胃口。
其次是姜醋可以促進排惡露,吃適量的話可以幫助排得順暢,但要是吃太多,會導致惡露不斷。
少量地吃,程奶奶也只給林蓁吃了大概四五天就停下來了。
接下來要等到第三周開始可以大補的時候才能保持每天吃,直到出月子。
因為是順產,而且生產的過程十分順利,在第三天的時候林蓁就回到家里開始坐月子了。
一個星期之后,餐單上的菜式就改成了以溫補為主。
程奶奶不再煮粥了,基本上每頓都是吃米飯配各種湯,外加一葷一素。
湯多數以雞湯為主,整只的雞放進湯里燉煮一個半小時以上,然后把雞取出來把肉撕出來,給林蓁蘸著醬料吃。另外還有鯽魚湯、章魚蓮藕湯等等下奶湯輪換著喝。
因為湯湯水水補得足,吃的又足夠營養,這個階段不用怎么補充奶粉,然然和安安兄妹倆也能吃飽。
到了第三周就開始給林蓁進補了,除了每天一碗豬腳姜之外,第一次來省城的時候她和秦崝買的鴿子也有了用武之地,每隔個兩三天秦崝就拿一只鴿子出來,讓程奶奶給林蓁燉湯喝。
除此之外,肉類和魚類的品種和份量也增加了,因為消耗大,林蓁的胃口一直不錯,而且吃的雖然多,但不僅沒有發胖,反而在懷孕的時候養出來的肉還在逐漸慢慢消失。
小兄妹倆雖然已經很體貼了,不愛折騰大人,但是每天夜里喝奶、換尿布這些事還是免不了的。到出月子時,林蓁已經恢復到懷孕前那時的體態了。
秦崝看著她一天天變瘦,常常摸著她的臉一臉心疼,然后就找程奶奶商量可著勁給她進補。
然后每天晚上盡量自己起床給兄弟倆換尿布,本來想著晚上就給他們喝奶粉,這樣林蓁就可以不用起來,能夠好好休息了。
但這兩個小家伙的嘴刁得很,本來白天有時候也會給他們喂點奶粉幫補一下,他們也喝得噸噸噸可歡了,偏偏到夜里的時候人家就不愛喝奶粉了,非要喝母乳。非要給他們喝奶瓶,就又推又嚎的,把他們媽給吵醒。
好在林蓁和秦崝兩個人都不用按部就班地去上班,經過前期的手忙腳亂和不適應之后,聰明地調整了自己的作息,跟著小家伙的時間來,總算是不用眼睛掛著黑眼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