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王”,南霽云繼續說道,“東面,由于我國與大唐之間隔著敦煌、酒泉二郡,而占據這兩郡的吐蕃人在伊州、白山堡兩戰之后實力大減,為了對付我國,他將整個象雄國遺部遷到了這兩郡,不過也就是萬戶的規模,無法對我國的伊州、于闐鎮形成威脅”
“在南面,遷到象雄國故地的吐谷渾人也不會對于闐鎮形成威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唐退出西域后,在吐蕃人的經營下,印度河上游諸國,諸如魏龍國、大小勃律等又投靠了吐蕃國,加上其對天竺的侵奪,吐蕃國最近的丁口又多了起來,其遷到象雄國故地、大小勃律的天竺人......”
“咳咳”,孫秀榮再次打斷了他,“本王說過多次了,大唐高僧玄奘所記載的就是印度,今后一律以印度名之”
“是”,南霽云禁不住抹了一把汗,“據疏勒鎮、于闐鎮的了解,眼下其占據了以前屬于大唐的胡弩鎮,有丁口三千戶......”
“無妨,告知于闐鎮的鎮守使加大對昆侖山驛道的探查就是了”
一想到天寒地凍,連他這樣的人物都種不出糧食的胡弩鎮,孫秀榮對昆侖山以南的地方實在沒有興趣。
對付吐蕃國,有敦煌郡這個前哨地就夠了,想必吐蕃人也是這么想的,雙方就在那里聚集力量,反復絞殺也就是了,翻越昆侖山,甚至喀喇昆侖山,想想就不寒而栗。
他不禁有些佩服后世和碩特汗國的固始汗了,竟能帶著幾萬大軍翻越昆侖山進入阿里高原奇襲藏人的政權,難怪衛拉特人被大清視為心腹大患。
又想,“若是沒有大清,衛拉特人統一河中,并成為俄國的勁敵也未可知”
與秦國相比,吐蕃國更為脆弱,何況,從其這一任贊普開始,他們就要掀開波瀾壯闊的佛教、苯教之爭了,自己依托伊州、于闐鎮在其敦煌郡消耗其軍力、人力也就是了,何苦費心費力主動出擊?
“大食方面,加赭瓦爾在呼羅珊匯聚了約莫十萬大軍,不過在剌夷地區,以前的并波悉林大總管哈西姆創辦了胡拉米教派,正暗中起兵造反,而以前并波悉林手下的首席大將齊亞德被我軍放回后便被哈里發收買了,被任命為剌夷總督”
“哈西姆自然拉攏了齊亞德,不過齊亞德還在模棱兩可,而在吐火羅地區,帕坦人大酋卡里姆的反抗在我國的幫助下仍未停歇,在這種情形下,大食人暫時對我國形不成威脅”
(帕坦人,就是后世的普什圖人)
“對了”,南霽云偷偷看了一下孫秀榮,“據說祆教的光明尊者將卡里姆也封為光明使者......”
這一節孫秀榮自然知曉,就算是宗教,也會講究平衡之道,自己的國土,雖然施行宗教信仰自由,但畢竟不是一教獨大,當秦國建立后,作為祆教的教主,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不過”,此時按察使蘇希杰突然插道,“大王,前不久,在吐火羅發生了一件奇事,在吐火羅的大食軍在白日里戰斗力非常驚人,不過一到晚上似乎就衰落下來,卡里姆發現了這一規律,并成功拿下了東部重鎮喀布爾城”
“又有傳聞從那里傳來,說甚吐火羅的大食教大伊瑪目是假的,是祆教中的人假扮的,不過哈里發派人過去了解過,但沒有什么結果,最后只得將其調到剌夷地區擔任大伊瑪目”
“......”
這一節是孫秀榮所不了解的,他也有些呆住了。
“這到底是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