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山峰俱是底寬峰窄,唯有那座倒懸山不同,卻是以峰為底,以底為山巔。
陳玄與魏晉二人得了桂夫人允許,御空懸在那棵祖宗桂枝頭之上,遙望倒懸山。
“據說數千年前,道家二掌教曾來此鎮守山河,離開時留下了一方山字印,便化成了這座倒懸山。”
魏晉望著那山峰朝大海的奇景,言語之間不乏憧憬之意。
此地距離真正的倒懸山地界,還有半日距離,也就是近千里,但那座山卻依舊清晰可見,足見此峰之大。
陳玄倒不怎么覺得稀奇,畢竟有陸沉與斬龍人在前,他對于十三境之上的大修士,已然有了一定的認知。
此刻,他卻有些疑惑。
“我怎么老感覺這方水字印有些蠢蠢欲動?”
陳玄聲若蚊蠅,悄然以定海珠鎮壓住丹田之中刻著“上善若水”四字的白玉大印。
“你說什么?”
魏晉狐疑地瞥了陳玄一眼,卻見后者正在觀那山海相逢之景。
“據聞入倒懸山要交一筆不小的神仙錢,咱們哥倆還是先想想怎么解決此事吧。”
陳玄面色一黯,一談到錢,就當真能難倒兩個英雄漢。
“你是神誥嫡傳,畫幾道符賣了,不就成了?”
魏晉笑著揶揄道。
這位風雪廟公認資質上佳的修道良才,看似冷若冰霜,實則是外冷內熱的性子,相處時間越長,便越是……平易近人?
“你還是真武山嫡傳呢,怎么不去賣了你那件兵家承露甲,少說也得值個三四十枚谷雨錢吧。”
陳玄毫不留情地反擊道。
自他遇見陸沉之后,才明白原來真正的修道之人,是不會摒棄七情六欲,只為修一副神仙體魄的。
“我曾聽說墨家有位上五境劍修,喜歡遍觀人間山河,他將所見名山大川化入劍意之中,因而路行的越遠,劍道便越高。”
魏晉最喜歡酒,再者便是劍道,因而他對于天下有名的劍修都有所耳聞,當然,劍氣長城不在此列。
“待到入了倒懸山,劍氣長城便在咫尺之間了,到那時,你我便可觀劍千千萬,修成胸中一劍。”
陳玄笑著解下腰間葫蘆,與魏晉碰了碰。
……
倒懸山高懸海上,有一條條似水似云的水流,自海面緩緩升起,最終匯入山巔。
所有要入倒懸山的仙家渡船,都需先下海面,再順著水道登上倒懸山。
桂夫人向鎮守水道關隘之人交了一筆堪稱天價的神仙錢,這才讓桂花島得入水道之中。
整整一個時辰,桂花島終于來到倒懸山的渡口。
“桂花島在半月后返回,若是兩位要趁此機會回到寶瓶洲,可要記得早些回到渡口。”
桂夫人淺笑著從袖中取出兩枚刻有“涯”字的玉牌,交到兩人手中。
“我與魏兄還未曾去那劍氣長城,多半要在此地再待些時日,半月之后,恐怕是沒有福氣再與桂姨同行了。”
陳玄溫和一笑,對著桂夫人拱了拱手。
魏晉同樣拱手道別。
桂夫人回了個福身禮,這才轉身離去。
陳玄與魏晉對視一眼,一起踏入倒懸山。
……
倒懸山上有九處景觀,分別是捉放亭,敬劍閣,上香樓,雷澤臺,靈寶齋,法印堂,師刀房,麋鹿崖,以及有道門大天君坐鎮的一座孤峰。
高聳入云的孤峰之上,又有一座倒懸山最高的高樓,一年之中,有大半時間被云海籠罩,而樓頂屋檐下,懸掛有三只鈴鐺,據說只有道家三位掌教親臨倒懸山,才會悠揚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