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師也很快拿他沒辦法了。
他覺得無趣,就冷冷地掃視了一眼周邊的那些刺頭同學,轉身回到座位上,繼續講解中段測試的數學卷子。
曾老師并不知道,在他轉身的一瞬間,林姓同學在他的后面扮鬼臉,惹得后面那些同學哈哈大笑起來。
曾老師立刻氣呼呼地轉身,笑聲依舊。
“笑什么!”曾老師怒罵了一聲,可笑聲更大了。
曾老師立刻站在下方拿著三角尺往其中一個笑得很大聲的學生桌子上敲了敲,那個學生立刻不吭聲了,可其他人依舊保持著笑意。
曾老師頓時感覺到很是頭疼。
他這個時候不再轉身了,直接側著身子,用一種警惕的目光,看著后面幾排大部分的刺頭學生,慢慢地走上講臺。
笑聲直到曾老師重新回到講臺,拿起數學卷子的時候才停止。
這么一折騰,時間無形中又少了五六分鐘了。
周燦被搞得很無語。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學校為什么要突然推行重點班的試驗教育,嚴重打破了原本班級應該有的均衡,使得每個普通班都無形中多了許多不愛學習的刺頭學生。
第一次經歷普通班和重點班的試驗教育,周燦對初二普通班的情況,與初一均衡分配學生的班級有著最為直觀的感受。
他越發地發現,古時候“孟母三遷”故事里的環境,是何等的重要。
初一均衡分配的班級,刺頭學生相對少幾個,愛學習的學生數量較多,能很快在班級里形成一股一塊讀書競爭,奮發向上的正向能量。
那些刺頭學生,即使有心想要搞事情,或者是想要拉其他有玩心的同學一起,也還是比較難得,因為正向學習能量的環境圈子里,讓那些刺頭學生很難融入到學習的圈子里。
再加上,在這等均衡分配學生的班級里,班主任管理起來能很有針對性,刺頭學生少,沒法形成大面積的搞事圈子,也就沒法真正皮起來。
邪不能勝正,在均衡分配的班級里,可以很清晰地體現出來。
可是到了如今的初二的普通班,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原本的均衡分配被打破,好的學生幾乎都集中在初二1班和2班那兩個重點班去了,剩下的普通班,也就只有3個頭部學生,跟眾多排名比較靠后,玩性相對比較大得學生,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正向學習能量的圈子。
更重要的是,刺頭學生也相對在每一個普通班里都多分了一些。
臭味相投的刺頭學生,很快會在班里扭成一股繩子,帶著那些讀書本來就沒那么厲害,卻玩性很大的學生一起,在開學前兩三周就迅速形成了一股搞事情,破壞課堂紀律的能量圈子,直接壓制了班里僅有的三四個頭部學生的學習圈子。
在周燦現今初二的普通班里,邪不能勝正已經無法自圓其說了,只能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來形容當前初二九班的現狀。
長大后,周燦成為師范生出來工作,國家就明令禁止各學校開辦重點班。他每每回憶起初二九班被分到普通班這種經歷,都感覺到很是納悶和心塞。
擁有如此嚴重弊端的試驗,怎么能說推行就推行呢?
好在當時,周燦遇到了英語張老師,他的英語成績,一度在年級英語單科排名中獨占鰲頭。
長大后的周燦,每每想到初二經歷的心塞,最終都會被張運紅那個普通黨員教師的形象化解掉。
要不是英語張老師,周燦英語基礎就不會如此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