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軍和張梅青向顧區長匯報了半嶺村的產業替換計劃,顧林江聽了說:“這個計劃可行,為了配合治水工作,切實解決庫區人民的收入問題,盤活庫區的綠色生態資源,市里要我們上報開發項目,半嶺村巖坑景區的項目完全符合市里的要求,你們回去抓緊設計、立項,這樣吧,我叫區旅游局派專家協助你們,盡快拿出可行性的項目立項計劃書,抓緊報上來,區里審核后迅速上報市里,爭取早日開工。噢,還有一個事通知你們,張主任,你先讓凌杰回到區治水辦。”
“這?”張梅青遲疑地說:“顧區長,我們確實需要凌杰同志,他遲些時間回區里可以嗎?”
顧林江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不行,庫內四個鄉鎮的企業都已經搬遷了,治水工作已轉入建章立制、實現長效治理的階段了,如果這一步不跟上去,很可能造成前功盡棄,你們鎮的河長制是時候加以推廣了,所以凌杰同志先回來,噢,叫他明天就來區治水辦上班,等這些事忙完了,可以叫他回寧江鎮嘛。”
“行,聽區長的。”周志軍說,顧區長一再強調要有大局觀念,他必須有所表現。
下午,老張頭回到鎮里就召開辦公室會議,會上傳達了區里治水辦的精神。
他有點不舍地說:“小凌,我知道你小子一定要走的,那行,咱們廟小留不住大菩薩,希望你回到區里后好好工作,有空回鎮上走走。”
“杰哥,你真的要走啊。”小戴傷感地說。
一聽到凌杰要走,曾楚楚呆住了,她一言不發地走出辦公室。
“杰哥,你還回來嗎?”小王問。
“那當然,即使我不回來,我們照樣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啊。”凌杰假裝豪氣地說,其實他也舍不得離開大家,這大半年過來,大家象一家人一樣并肩作戰,但他是一名黨員,必須服從組織的安排。
“好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何況杰哥只是在區里工作呢?想他了可以去看看他,杰哥,你說是嗎?”小戴說。
“對,小戴說得對,走,我們再去巡一次東寧江。”老張頭說。
東寧江由于沒有企業排污了,水質漸漸恢復原樣了,走在江邊,迎面吹來的風中夾雜著陣陣野花香味,令人心曠神怡,凌杰說:“東寧江變美了,我相信以后會變得更美。”
“我們相信。”大家喊道,惹得江邊的行人回頭相望。
顧主任把時間定下來了,凌杰不敢怠慢,巡河結束后就準備回城,他回宿舍收拾行李,剛到老辦公區門口時,曾楚楚站在門口等他,凌杰問:“楚楚,你怎么在這里呢?”
“我幫你收拾行李。”曾楚楚說。
凌杰豪爽地說:“好呀,謝謝你。”
行李本來就不多,很快收拾好了,曾楚楚問:“你會回來嗎?”
“當然會回來看你們。”
“好了,再見。”曾楚楚說。
“噢,楚楚我們還得合作一次,上次不是說要做一個污水危害的宣傳片嗎?我回區里找些素材發給你,你有空再拍些視頻,由你制作成宣傳片,怎么樣?”
“好,沒問題。”曾楚楚爽快地答應。
第二天一早,凌杰就回到區治水辦報到,林主任高興地說:“小凌,終于把你盼回來了,你的工作主要是針對庫區四個鄉鎮后期長效治水確的制度修訂,尤其你們鎮實施的河長制制度,盡快加以完善,先在庫區四個鄉鎮試行,等成熟后再向全區推行。”
“既然是建立長效治理機制,我想必須是一整套管理制度,比如,除河長制外還得全面實施每村垃圾集中處理制度,每村設立垃圾管理員等等。”
“你說得對,你可以去其他三個鄉走走,聽取他們的治理經驗和方法,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形成適合我區的治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