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主任的話提醒了凌杰,一切有用的管理制度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不是在辦公室里憑空設想出來的。他決定到其他三個鄉調研,下午先去近一點的湖田鄉,湖田鄉位于長湖水庫東南方面,離水庫大壩最近。
凌杰沿著環庫公路直奔湖田鄉,一路山水相連,風光旖旎,開了一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湖田鄉,他直接找治水辦楊浦軍副主任。
由于林主任事先通知了他,說區治水辦的凌杰要到鄉里來調研,他熱情地說:“你就是小凌吧,林主任跟我說過了,我還發為你明天才來哩。”
“時間來不及了,只好下午就過來。”
“好,請坐,先喝口茶。”楊主任拿起熱水瓶泡茶,他比老張頭年輕些,但也是滿頭銀發。
“楊主任,企業搬遷后,你們考慮過今后的治水計劃嘛。”凌杰問。
楊主任拿過茶杯放在他前面的實木茶幾上,說:“先喝口茶,我慢慢跟你說說。”
“說實話,湖田鄉企業不多,總共只有三十多家,都是工藝品類生產企業,所造成的污染微不足道,企業搬走后,剩下來就是生活污水的治理問題,由于村民環保意識差,生活污水都是采取直排方式,這一塊如何治理?我們正在考慮,不知區里有什么方法?”
“區里也在考慮這些問題,每個鄉鎮情況各有不同,所以派我下來調研一番,找出存在的問題,吸取有益的治理經驗,完善長效治理機制。”凌杰說明來意。
“要解決村民生活污水直排問題,說難也不難,主要是資金問題,有錢的話就可以在每個村建設生活污水處理站,把生活污水引到污水池凈化后再排到河里,還要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這些都處于設想階段,離具體實施還遠著哪。”
“楊主任,你的這些想法都很好,我記錄下來跟區治水辦領導匯報,楊主任能不能帶我去治理好的村莊實地走訪一下?”
“行呀,我叫人帶你去丁橋村去看看,那里有個‘無聲治水員’,他治水的套路很多,你向他取取經。”楊主任站起來到隔壁辦公室喊來一位小伙子,他介紹說:“這位是我鄉治水辦的小梁,小梁,這位是區治水辦的凌杰同志。”
“你好。”
“你好。”
打過招呼后,兩人算是認識了。
楊主任說:“小梁,你帶小凌去丁橋村找林海清,小凌要采訪他,你配合好工作。”
“行,那我們走吧。”小梁說,兩人都是年輕人,很快就熟悉了。
路上,凌杰問:“小梁,你以前是哪個單位的?”這治水辦是個臨時機構,人員都是從各部門抽調過來的。
“水管站的。”
“哪個大學畢業的?”
“省**大學水利系畢業。”
“喲,專業對口,專家呀。”凌杰笑著說。
“專家稱不上,不過學以致用也是一件樂事。”小梁靦腆地說,小梁說得對,當今社會,真正學以致用,專業對口的有幾何?
“你能不能先介紹一下林海清同志?我心中有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