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不管做什么事,重要的是堅持,堅持出奇跡,堅持實現夢想。”黃杉感嘆說道。
“對了,黃所長,我有幾個零件由于精度要求非常高,外面暫時制造不了,不知道你們640所能否幫我搞搞?”有640這尊大佛,自己怎么給忘記了。
“沒問題呀,沒有王總,我們運10研發團隊都得解散,王總是我們運10的大恩人,這點忙怎么可能不忙,王總只管準備圖紙,剩下的交給我們。”黃杉很豪橫地說道。
“行,到時候我親自過去一趟,出于產品的保密性,我希望此事黃所長不要再讓第三人知道。”都是明白人,黃杉能夠當上所長,怎么可能聽不出王石話里的意思。
肯定是這個產品對于唐朝動力公司來說是核心機密。
“那行,我們歡迎王總過來視察。”
“視察不敢當,過去見識見識我心中的運10吧,到時候拍幾張相片留念。”
王石說話掛掉了電話。
松了口氣。
現在制造方面算是解決了。
作為制造飛機的640所,聚集了從全國抽調過來的能工巧匠,里面的設備也是全國最先進的,造柴油共軌的零件還有研發感應器,王石打算到時候看看能否把這些個感應器交給對方來做。
當然了,困難肯定也有,不過大家一起研究克服。
關于精度的問題,差點就差點,先把成品做出來申請專利最重要的,精度的事情慢慢再改進。王石雖然也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可是這些超前的東西,現在還沒有申請專利,越少人知道的越好。
誰知道自己身邊有沒有商業間諜。
5月底,王石把幾個高壓燃油共軌系統高壓油泵、高壓油軌(共軌管)、電控噴油器(不帶電磁閥)、高壓油管的生產圖紙畫完。
王石安排了一下單位的事情,就帶著張隆趙虎兩個保鏢,拖著行禮登上了前往魔都的飛機。
兩個保鏢都有持槍證,在機場登記后就放行。
客機是伊爾14,24座。
伊爾-14型飛機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在伊爾一12型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設計的活塞式雙發運輸機。1950年7月15日試飛,1954年底投入蘇聯民航航線使用。
中國于1956~1960年間進口了55架伊爾-14客機,包括18座、24座、32座等三種座位布置。
這個時候能夠坐得起飛機的人非常少,一般都是單位出差的公務員,飛機里客人不多。
空姐非常漂亮穿著得體長裙扎腰如楊柳拂風,燙著短發,健康的肌膚,顯得非常有精神,相貌真是漂亮,原生態,整個飛機卻只有一名空姐。
“同志,你喝點什么?”空姐問著王石。
“有什么?”王石這是來到這個年代第一次坐飛機,也不知道現在飛機上有什么飲料。
“有可汽水餅干,還有茅臺酒……”
“咳咳……”王石一聽還有茅臺酒,被嗆了一下不住地咳嗽,差點背氣過去。
奶奶的,幾十年代別說是酒了,就是水牛奶都不給帶上飛機,而現在卻有茅臺酒提供,真是大跌眼鏡。
是不是人越來越膽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