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來,單小溪仍然留在四環。她還有一些事情要辦。
首先逐個去拜訪了以前的熟人,包括警察局的史蒂文警官和援助所的查理先生。后面這兩位一直對福利院多有照顧,單小溪要維護好這些關系。
最后她又去找了林婷。
單小溪對未來有一系列的計劃,其中一部分涉及到四環的事情,還是需要林婷出面。
“你要自己開公司?”林婷有點吃驚。
“還不能算公司,只能算是工作室,”單小溪解釋道,“我打聽過了,工作室也有招聘四環臨時工的資格。
等我開了工作室,就可以聘用你們,你們就可以拿到三環的臨時出入證。所以我想問問你,愿不愿意去三環?”
“去三環?”林婷有些茫然。
她出生在四環,成長在四環,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去三環。
“其實我覺得你不用現在就決定,只是現在可以開始考慮了。畢竟你去了三環,食館這邊得安排好。
如果你一時無法決定也沒關系,可以先拿著臨時出入證去三環體驗一段時間。真正知道三環是什么樣子之后,再決定也可以。”
如果林婷愿意留在三環,單小溪那里也有房子住,還可以省去她租房子的錢。萬一食館有什么事,林婷也可以像以前的單小溪那樣每天在四環和三環之間通勤,就是累了點。
單小溪的計劃很長遠。
她還想著等將來工作室賺到了錢,就被福利院的孩子們接到三環上學。三環的某些私立學校,只要贊助費給到位,也會接受走讀生。
不過那需要很多錢,只能等將來實現了。也許有一天,單小溪能把福利院開到三環。
單小溪跟林婷通了氣,又跟福利院的阿姨們談了不少,最后還跟周然交代了一些事情,這才返回三環。
一回到三環,單小溪就忍不住感嘆。一年前,她還是一名偷渡者。而現在,她不但是三環本地人,還是一個小富婆了。
首先是文森特的遺產完全屬于單小溪了。雖然那只是一棟樓,但那可是一棟樓啊。然后是趙又銘作為尾款送給她的三處房子。
可能是前世做過房奴留下了后遺癥,單小溪一處房子也不想賣。
趙又銘送的房子都在比較好的地段,租出去收房租每個月總收入就有一萬多。單小溪委托給了中介進行出租,每個月坐收租金。
單小溪更喜歡住在烏托街14號。一來她住習慣了,二來那里有老朋友。
祥叔,李家姐弟和阿財都還住在烏托街14號。單小溪依舊免去了他們的房租。
14號樓里還有空房間。但單小溪不打算租出去。一來不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有閑雜人,二來想留著給林婷他們住。
在泰百爾第八研究所被查抄之后,那片街區的環境都煥然一新。官方把原本屬于泰百爾名下的街道都收回進行了二次拍賣。新的開發商正在對街道進行重新開發和建設。
在單小溪搬家重回烏托街的時候,新的烏托街已經重建完成。
街道上的商鋪正在招商,街對面曾經慘不忍睹的房屋被推倒重建,正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往烏托街。
距離烏托街不遠的泰百爾第八研究所舊址,所有建筑也是推倒重建,據說將建成一棟寫字樓。
研究所旁邊的公園終于有了人氣。只是幾個月的時間,附近居民區的人們就習慣了來這里玩耍。據說那個湖里也有了魚。
總之,烏托街附近的環境在變得越來越好。
單小溪還住在自己原來的屋子里。她隔壁的房間也仍然留給木籽棉,歡迎他隨時過來住。
回到三環的第一天,單小溪請客。客人是烏托街14號所有住客,包括木籽棉。
本來剛搬回來的時候她就想請大家了,只是那時候記掛著哥哥的信,所以才改在了回來這天。
木籽棉今天是晚班,所以白天有時間,一早就拿著東西來到烏托街14號。
他這邊的房間很久沒過來住了,需要打掃衛生。單小溪的房間里堆滿了東西,也要費一番手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