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姐弟中的弟弟李笑在隔壁幫木籽棉打掃衛生,姐姐李樂在幫單小溪整理東西。
李樂因為單小溪而改變了命運。她至今仍然稱單小溪為師傅,也仍然兼職著賽琳娜的造型師。
李樂一邊疊衣服一邊說:“師傅,之前你說可以跟賽琳娜小姐說你的事情,我昨天就跟她說了你還活著,賽琳娜小姐說想跟你見一面。”
對賽琳娜來說,失去單小溪是一大損失。
李樂還不能獨立設計服裝,她從單小溪這里學了一點皮毛,可以做到利用大牌給賽琳娜做搭配造型,卻不能像單小溪那樣為賽琳娜量身定做服裝。
單小溪很理解賽琳娜對她的懷念。
“行啊,你跟賽琳娜小姐說可以見面,讓她約時間,越快越好,我正好也有事情要拜托她。”
今天的晚飯大家都在,就連重病的阿財都下樓來了。雖然阿財只是坐了一會兒就回去了,但大家都很高興。
阿財已經病入膏肓。泰百爾倒了,并不能使他恢復健康,但卻可以讓他獲得心靈的平靜。心情好了,整個人都開朗了很多。不知道他還能活多久,但他可以走地心安。
祥叔依舊壯實。他年紀大,但身體一直很好。現在心病除了,街道也變得越來越好,他可以重新把雜貨鋪開成小超市了。
李家姐弟都在上大學。有單小溪和祥叔的幫助,他們的學費是不用發愁了。
姐弟倆最明顯的變化是李樂比原來活潑了很多。
雖然之前在單小溪勸說下接受了她的幫助,但那時候李樂還是很迷茫的,總有一種不知道該去哪被人推著走的感覺。
但是現在李樂的笑容更加真誠,說話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一來是她靠自己在賽琳娜那里拿工資,讓她更有底氣。二來也是烏托街的環境變化,就像長久以來壓在大家頭頂的烏云散去了。
所以說成長環境對小孩子的身心有很大影響。
晚餐地點還是在祥叔的雜貨店。
以前他店里三分之一是貨架,剩下三分之二是桌椅板凳論七八糟的東西。現在店里的三分之二是貨架,只剩下三分之一還擺著桌椅。
紅月升起來,街道上漸漸沒有人了。大家躲在店里吃火鍋。
最熱鬧的聚餐方式就是火鍋。天冷了更要吃火鍋。
大家都很開心,隨意聊著天南海北的八卦,不像以前那樣每個人都帶著愁云慘霧。
單小溪和木籽棉甚至聊起了二環的見聞,聽得李家姐弟很是稀奇。倒是祥叔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
單小溪覺得好奇問道:“祥叔,看你這樣子似乎對二環也有所了解似的,難道你以前也去過二環?”
“哼,”祥叔擺出一副高人的樣子,“我可不是去過二環,而是曾經在二環生活著。”
“呀,祥叔以前難道是二環人?”弟弟李笑驚訝地問。
“沒錯,你小子有眼光。”
祥叔做出一副說書先生的樣子,開始了一番長篇敘述。
原來祥叔的確是二環人,他還在二環上過學,是在十四歲的時候跟著父母來到了三環。祥叔還有一位弟弟,他們原本是一家四口。只是弟弟沒他長壽,十年前就已經去世了。
祥叔的父親是一名異能者,曾在二環鐵路線做檢道員,后來出了工傷拿了一筆補償費。父親因傷失去了工作,好在補償費不算少,一家四口仍舊能維持以前的生活。
考慮到不能坐吃山空,父母商量后帶著祥叔兄弟兩個搬到了三環。父親雖然受傷情影響不能從事過重的工作,但他仍然是異能者,很快就在三環找到了工作。
“你們不要總以為二環有多好,在二環生活壓力非常大,”祥叔說,“我個人覺得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三環更好。”
首先是治安。
三環有嚴格的治安管理制度,所以整個環區的治安都很好。
但二環為了某些名義上的聲望,管理制度沒有那么嚴格,治安就差了很多。中心區治安好,但在其他平民區就少了很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