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彈裝入這種蜂蜜炸藥,爆炸聲比黑火藥要大得多,把撿到的三十多片黃豆般大小的彈片拿來稱重,重量不及彈體重量的二十分之一,由此可以計算爆炸后的擴散面。
只是,這是蜂蜜炸藥在手榴彈內是密封狀態,他們很想看看在非密封狀態下蜂蜜炸藥爆炸是什么樣,于是又展開了下一輪試驗。
白英只用了二兩炸藥用麻條捆扎在紙包里,還找了道軌底板,可這二兩炸藥帶給他們的驚喜實在是太過驚人,插入火雷管后,遠遠一拉,道軌底板被炸成兩截!經測算,爆炸威力與TNT竟然達到了5:3,超過了TNT。
那才僅僅是二兩炸藥!
可惜的是,當地蜂蜜產量太少,又是太行山稀缺的出口物資,加上蜂蜜本身酸含量也少,這才被最終放棄。但,憑借這東西,我軍在黎城打退了鬼子最后一次掃蕩,那是在1943年5月。
如果楊侗不是一個兵,假如他沒想著和連長斗嘴去驗證連長口中所說的是真是假,這一切都會成為深埋在部隊博物館內一個角落的歷史,可老楊十分慶幸自己這么做了,因為他看到了先烈們為了勝利所付出的全部努力,真的是全部。
如今到了自己努力的時候,他不信我軍當年的條件會比自己優越多少,更不信那些先烈可以做到的事自己做不到。所以,他讓阿姑準備一間屋子,開始沒日沒夜的鉆研了起來,為此,甚至廢寢忘食。
半夜,沒有聽見半聲爆炸的阿姑眼看著楊侗打那間屋子里走出,等到了近前才聞見一身的蜂蜜味,正想問一句,疲憊不堪楊侗卻回到寢宮倒頭就睡。
他太累了,腦力和體力的同時消耗對于一個只有十六歲的身體是一種考驗,更關鍵的是,他今天并沒有進入到關鍵步驟,光是制作防毒面具就用了整整一天時間。等忙活完那保命的家伙,又開始測算各樣原料的配比量,在沒有硬筆只能用毛筆書寫的年代,測算公式寫下來都算是一個龐大工程,所以,忙完這些已經累的沒法實驗了,那可不就剩下一身被蜂蜜熏出味道的衣服么。
次日清晨,楊侗才從床上爬起來就又沖進了實驗室,這回為了保命他拆了明光甲,扛著沒有肩甲的上半身進入了實驗室,這已經是這個時代最佳保命工具了,盡管如此,實驗的時候依然是戰戰兢兢……
裴仁基來了,他很想告訴楊侗說高士廉是個大才,要是能留下他,大隋等于多了一根擎天白玉柱。但,愣是在宮內等到天黑才看見楊侗出來。這一次,他們依然沒能聽見爆炸,可看見楊侗時,他正在摘腦袋上的怪異頭盔,將其摘下扔到地上后,還氣的一腳踢開,身上的明光甲也在胡亂撕扯……
阿姑和裴仁基見狀趕緊沖了過去,幫他卸下這些裝備時,阿姑什么都沒問,裴仁基也什么都沒說,現在好像不太是時候。
夜晚,端娘小心翼翼的伺候著膳食,奇怪的是,這一次楊侗并沒有趕她走,可,那冰冷到快要結冰的臉卻令其不敢靠近。伺候完,端娘躲避災禍一般趕緊撤離,整個寢宮內只有楊桐一人,連阿姑都躲在了門口。幾乎所有人都在害怕,怕天子一怒,牽連自己。
第三天一早,宮里的宮人們都在等待著最新消息,想知道昨天晚上陛下到底發火沒有、有沒有誰因此倒霉,卻發現皇宮大內安靜異常,就跟沒人知道這位皇帝為什么生氣了一樣,也沒人知道這位皇帝是怎么壓下自己的怒火的。
今天裴仁基又來了,他望著皇帝看向那間房屋仿佛如臨大敵目光很是奇怪,難道王玄應被關在那間屋子里了?不對啊,王玄應在大牢里都快奄奄一息了,是羅將軍手底下人親自關的……不管怎么說吧,高士廉是絕對不能放走的。裴仁基趁楊侗沒走進那間庫房,趕緊湊了過去說道:“陛下,高士廉到了。”
此時楊侗惡狠狠的看了那間屋子一眼,恨不能一口將它吃了的說道:“宣!”
“呃……”裴仁基有些遲疑的說道:“陛下,高士廉是大才,不可輕視,還請陛下親自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