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業內出現了一個新興的競爭對手,資本會先用投資、合作等方式,將其拉到自己的利益聯盟中。
如果不答應,再通過挑撥離間、挖人、技術抄襲、排他性協議等等,將對手打壓至死。
所謂的干臟活,那是下策。
何況莊周也不是競爭對手。
今天的會,他們一開始覺得是通常合作,可聽著聽著忽然發現了新的利潤增長點,臥槽!娛樂圈的邊界擴大了!
這是飽受內卷之苦的大佬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當下又是一陣快速且密集的討論,還是姚琳作為代表發問:“鵝廠有投資虛擬偶像的產業,別家也有。你這個聽起來,與虛擬偶像的技術很像,其中有什么區別?”
“我們總說虛擬偶像的市場,現在有多少多少億,誰賺到了?前幾年各大廠風風火火,仿佛虛擬時代就要來臨,現在不也安靜了?
因為技術存在難題,想一步到位,直接跨越到虛擬偶像時代?怎么可能。
你要說區別,就是我沒想著一步到位,以實用性為先,以現階段的實際需求為先。”
“……”
眾人聽得愈發興奮,姚琳還想再問,另一個家伙率先道:“那你還需要替身演員么,還是純靠技術就能搞定?”
“用替身成本低,全技術成本高,面部效果幾乎一樣,差的是身材。”
“都能達到你片花里的那種效果?”
“不錯。”
“接受融資么?”
“暫時不接受。”
“如果將一些明星恢復青春,乃至復活,你不怕遭到道德譴責?”
“呵呵……”
莊周笑了笑,反問:“你們怕么?”
大家都笑了起來。
道德譴責算個粑粑,賺錢嘛,不寒磣!
更何況,輿論平臺都掌握在這幫家伙的手里,只要肖像權合法,不怕網友吵架,越吵越有熱度。
“事情說得差不多了,有意向深入商談的,我們一家一家單獨聊。
最后提醒一句,所謂的臉,已經是一筆財富,你們收集的越多,我的誠意越足。”
……
散會了。
簡陋的會議廳有些騷動,大家談論著今日的三觀驚奇,陸陸續續往出走。都是骨干中層,沒有決定權,得回去上報。
姚琳拖在最后,腦子里還在想方才的對話。
明星需要平臺,平臺也需要明星,雖然是附庸關系,但基本也是好聚好散,各取所需,平臺對關系好的明星確實也不錯。
但現在,玩法突然變了!
明星好像一下子從真人變成符號了,只要臉好,誰上都行。
姚琳自覺腦洞一般,但她迷迷糊糊的,也冒出“一個頂流每年十部戲”“電視劇產量暴漲”“沖擊金鷹、白玉蘭”“老明星換臉回歸,熒屏大戰”等駭人的想法。
莊周的意思很明確:
這不叫分蛋糕,分蛋糕是原本的蛋糕就這么大,多出一個人來分。
現在是,我將蛋糕做的更大了,沒有我,你們吃不到。
當然了,本質上還是合伙賺錢。
“琳姐!”
待眾人離開,莊周過來打招呼,笑道:“怎么了,還有事么?”
“你……唉……”
姚琳連小莊都不敢叫了,一個勁嘆氣,最后只能問了個不是問題的問題:“《黑潮》還會在我們平臺上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