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本王宣撫兩浙,定查這會議紀要、上傳下效的指示,事關民生大事,必須上會研究,這才能讓那失察失策稍微少那么一點點。”
萬俟卨筆走龍蛇,飛快地將趙樞所言一一記下。
他將紙張和毛筆遞給眾人,眾人面面相覷,卻又不得不簽名同意,表示一定按照趙樞的指示做好。
雖然趙樞的手段有點奇葩,但這卻讓兩浙路的眾人下意識地松了口氣。
看來趙樞是想走程序,既然是走程序,都是官場上的老混子了,有什么好怕的,眾人齊心協力,難道一個還不到二十歲的肅王能跟我們斗?
他們是這么想的,趙樞也是這么想的。
突襲朱勔是因為朱勔樹大根深,堪稱兩浙路最大的禍患,現在朱勔一倒,自己的禁軍已經漸漸練出了成績,對付其他人用開會的手段就行。
開會,他可太擅長了。
“這方臘之亂嚴格來說應該叫兩浙大亂,諸君代天子牧守一路,成績如何,自然不用本王多說。
現在賊寇未滅,不是算賬的時候,本王只想與諸君商議,重建一套上傳下效的制度,用制度的手段管人,這才能吸取教訓,別有類似的事件發生。”
趙樞這不過是體面話,大宋從前的官員不是沒有說過,趙霆松了口氣,趕緊連連點頭,表示明白,以后一定按照趙樞的執行。
呸,我還以為有什么東西,還不是指責兩浙路官員辦事不力方便給朝廷交代,實際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這會兒劉豫才感覺到陳建確實是有點東西。
他率先認錯,姿態謙和,表示自己卻有苦衷,認錯態度這么好的人,肯定要屬于拉攏的對象。
呃,那……那被打擊的對象就是……
果然,趙樞緩緩把目光投向了劉豫。
“話都說到這了,劉察訪就給我說說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在之前處理花石的問題上有沒有什么錯漏?沒關系,自我批評是美德,但說無妨。”
陳建這種主動自我批評當然是美德,可劉豫這樣被迫自我批評的……那可不叫美德。
官場上這一般是認慫的信號,說難聽點,就是認罪了。
劉豫期期艾艾說不出話,趙樞的笑容也變得愈發森冷。
他從一開始就沒抱著想把兩浙路的諸官都打掉的念頭,畢竟還得有人幫自己做事。
而且他的策略是招安,如果在招安之前對自己人展開大規模的清洗,難免會讓方臘小覷了自己。
能把朱勔養這么肥,說明這江南諸官實在是爛透了,他要做的是爭取挖掉民憤極大的劉豫——這次為了建立一個清晰公正的規矩,他當然也不能用隨便扣帽子說別人謀反。
他現在換了一個新的罪名。
引發叛亂!
這個罪名是對兩浙路之事的定調總結,打擊少數人,保護大多數人,陳建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就以承認小錯為名巧妙避過,蘇莊和趙約的反應也不慢。
現在,就剩下兩個了。
“劉察訪想不出自己做錯了什么?
不要緊,本王來給你提示一下——你好好想想,引發如此大亂,可能說完之后,你就能意識到這兩浙路的大亂其實有你的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