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的參觀下來,聶父帥和眾人漬漬稱奇,原來新冶還隱藏了這么多的好玩意!
要不是何苦何苦帶著他們去看了看,打死也想不到。
一些車間看著很小,不怎么起眼,但真的是臥虎藏龍!
很多眾人都想象不到用處的設備就隱藏其中,做著人們很難實現的任務。
別的單位做出一點成績,那個不是分分鐘約記者吃飯,爭相報道,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但新冶,卻完全不被名利所動!
想到這里,眾人打算喊點記者,必須得讓新冶出出名。
聞言,何苦大驚,真是怕了這群人,每次來都找點麻煩。
“出名,出名就算了,新冶已經很出名了,種花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是一級保密單位,出什么名!”
聶父帥搖搖頭,道:“我覺得八萬噸鍛壓機還是可以報道的!這個新聞放在國際上,對我種花有利,也讓那些老外重新認識一下種花。”
最后,實在拗不過聶父帥,何苦只好約定明天造成十點到十點半這段時間,放記者進來參觀。
走的時候,聶父帥還不忘多要幾條航空發動機生產線,建設一個專業的發動機廠,暫定就是太行機械廠。
此刻,上滬重型機器廠,研發模鍛壓機的隊伍自從上個月信心滿滿的搞出圖紙,準備大干一番之后,就遇到了許許多多的麻煩。
雖然理論上已經沒有問題,然而,現實最終難倒了所有人。
研發隊伍們此刻正熬夜湊在一起,琢磨怎么把直徑近0.98米、長17.69米、凈重80噸的立柱造出來。
這家伙,可是難倒了所有人,種花根本造不了這么長,只能分段來。
可是組裝的時候怎么組裝?能焊接嗎?焊接完強度有沒有保證?
而且,即便是通過了這一個坎,還有下一個坎等著他們,沒有大型起重設備,只有油壓千斤頂,怎么把300多噸重的橫梁頂到6米的高度?
這些都是問題。
經過討論,眾人決定召集全國最好的焊工師傅,焊接立柱。
拋開這個,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不過一個新來的年輕人趙立卻有不同看法,他覺得應該詢問下新冶的意見。
自從新冶上次在上滬摩托車國際博覽會上一鳴驚人之后,不少類似趙立這般忠愛摩托車的年輕人對新冶有了不一樣的感情。
加上新冶是一家鋼廠,一個高大上的鋼鐵企業就成為了這些年輕人心中對新冶的第一印象。
但是,這里的一些老研究員對此不抱任何幻想,他們不關注摩托車,只關注行業內的事。
在口口相傳的業內新聞當中,可從來沒聽說過誰能造17.69米長一體化立柱的。
即便是已知最先進的武鋼也是如此,在他們看來,武鋼用得是老大哥技術,新冶還是沒法比的。
正當眾人打算說什么的時候,主事的覺得不能打消年輕人獻計獻策的積極性,打算做個樣子,嘗試一番。
“我覺得可以打個電話問下,也用不了多久,準備電聯新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