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看著黃夫人整日張羅讓自己生兒子,慕和也不太埋怨她,黃夫人自己不就是這輩子全心全意都放在兒子身上,所以她也盼慕和這般。
“路上風餐露宿了吧,都黑瘦了。”
黃夫人望著趙明廷的臉,“外頭的酒菜再好也沒家里的養人”,又看向趙家老爺說:“我備好了酒席給你們接風。”
“孩子這幾日都還好?”
聽他看向自己,小聲問起喜兒和可兒,慕和略帶笑容的點頭,但沒說話。
“西川那里的蠶絲很上品,可惜閉塞得很,好比巷子太深,酒怎么香也飄不出去,西川又土地貧瘠,那里的農戶多靠養蠶為生,若是能將紡出的絲綢運出來,趙記的鋪面里就能賣出其他家沒有的西川綢緞。”
男人們正在堂上說話,這次趙老爺出去找蠶絲是大事,所以幾家長輩都來聽信兒,自然嬸娘們也來了,跟著在堂后的飯廳忙活擺飯。
即使是這樣的商賈人家,婦人也是不許插手前廳男人們的事。
慕和也就只能隔著那一道屏風聽他們說話。
“嫂子怎么愣神了?快擺筷子呀。”
慕和光‘聽墻根兒’,忘了干活。
“最后上這道湯”,二嬸吩咐丫鬟把菜擺利索,“拿干凈帕子把盤邊擦干凈。”
三叔公捋須嘆氣,連連搖頭,“我們趙記,一直以上好的棉布和棉紗為招牌,做綢緞生意沒什么經驗,可不要過于激進,舍本逐末賠了大把銀錢怎么辦?要我說還是謹慎為上。”
“既閉塞,運輸成本就高,都加在絲綢里,高于市面價格很多,也未必是長久之計。”
“咱們趙家手里沒有官府的單子,綢緞這門生意我看不做也罷。”
“老爺,飯廳備齊了。”
慕和也收了心思不再聽堂上說話,只跟其他媳婦一樣立在一旁準備伺候長輩們用飯。
“慕和你坐,沒那么多規矩。”
爺們兒在花廳用飯,女眷在花廳的里間,黃夫人拉著慕和坐在自己身后側的椅子上。
“明廷也回來了,你倆趕著明年生個屬虎的小子,你婆婆就更心疼你了。”
長房長子能有長孫,這可是長輩們盼著的,一連得了兩個女兒的慕和壓力很大,她完全笑不出來。
美廷掩嘴笑了下,“嫂子臉都紅到脖子根兒了。”
二嬸瞪了美廷一眼,她還未出閣,竟跟著打趣這種事,還不裝聾子似的吃飯,隨即又附在黃夫人的耳邊說了句悄悄話。
只見黃夫人臉上來了喜色,連著給她夾菜,說道:“要是下一胎真能生個兒子,我一定封了金子去謝你。”
慕和知道,二嬸是得了什么保管生男的偏方,正在跟黃夫人獻策。
二嬸這人連字都不識,粗俗又蠢笨,唯擅長罵賬打架,生了三個兒子成了她這輩子最大的成就。
即便如此,二叔公仍納了五六房的姨娘,但她好像并沒有不開心,以轄制姨娘有方每每得意。
其實在喜兒出生后黃夫人就給慕和弄來不少偏方,夜里抱著睡就能保管生男的古怪石頭,各種草根子碾碎配了蟲子煮出來的湯,往道觀里捐的大筆錢,但并沒有什么用,可兒還是個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