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外面的侍衛能夠觀察到臥房的異常,劉百石在屋子里點了數個燭臺,照的燈火通明,甚至還備了幾只蠟夜里做接續。
故胡云喜也不敢隨意動作,以免外頭的侍衛通過影子能看到她的異動。
胡云喜突然看見那燃著的燭臺。
她躡手躡腳爬下床,想碰碰運氣,看是否能在抽屜里翻找到火折子,用來燒斷令牌的繩子。
果然在一個裝香的小匣子里找出一截火折子來。
胡云喜趁著劉百石昏睡,燒斷繩子取下令箭。
進出劉百石的臥房要經過嚴格的搜身,想隨身帶令箭出去一定會被抄撿出來,吳不知早有預料,故早已備下玄機。
那個胡云喜帶進來放酒的托盤內含夾層,剛好能夠嵌進一支令箭。
胡云喜突然打開房門,圍著臥房的侍衛們仍警惕性很高,皆抽刀攔住她的去路要搜身。
“官爺們,這壺里的酒慰勞……”
不等胡云喜說完,那為首的侍衛便兇巴巴地擋回了她的酒,表示當值不飲酒。
這時門外聽差遣的老媽媽趕緊跑過來,看似在打圓場。
“官爺們,這是家里的小娘子,不懂事冒犯了各位。”
“我給賠禮,我給賠禮了!”
她說著給眾人福身子賠罪般,順勢接下了胡云喜手里的托盤和酒壺。
“官爺們守夜喝酒豈不是違了規矩,我這就拿走。”
胡云喜也一副受驚嚇的樣子給侍衛賠罪,又退回門檻內,緩緩關上門。
從門縫里,胡云喜看見吳不知安排的這位媽媽帶著藏有令箭的托盤去了,方才安心下來。
她神色如常的闔嚴了門,看著床上翻了個身藥勁兒有點過了的劉百石。
古有如姬為報信陵君的恩情竊符救趙。
云喜心想‘她也是個身份低微的弱女子,如今能還了安王妃這份恩情,還救了自己妹妹,就算死也瞑目了。’
……
朔州戰事因胡云喜‘竊符救趙’出現轉機,細水縣女孩子們的困境也有了轉機。
這一日,徐慕和帶著徐慕禮和幾架織機浩浩蕩蕩的往細水縣去。
“姐姐,沒想到這位李少爺還蠻侃快的,我看有幾架織機根本不像他們金玉商號淘汰的,還有四五成新呢。”
徐慕和與肖彥松商議出的對策就是購置一批織機。
將這幾架織機放在官立的學堂里,學堂不再是教圣人文章的地方,還可以教紡織、刺繡之類的女紅。
一開始徐慕和害怕肖彥松是文人,不會同意。
畢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更何況是手工之類謀生的活計。
誰想肖彥松竟一口答應下來,還讓四九送來了五十兩銀子。
那可都是他自己的家私,全都用來籌備織機和繡架之類的東西。
徐慕和也出了五十兩,共一百多兩銀打算采買幾架織機,然后再買些針線,雇了鏢局送往細水縣。
剩余的一部分錢用來請懂紡織和刺繡的師傅去授藝。
這樣一來,那些毫無價值,被視為累贅的女孩子們就有了學藝的機會,稍微成手后也可以去鎮上做織娘、繡娘,賺錢來養活自己,擺脫原本只能被買賣的困境。
“他也是心善”,徐慕和也沒想到李繼嗣肯幫忙。
即使籌備了一百兩銀子,新的織機還是很昂貴,更不要提還要省下來用于請先生,購置針線等物品。
算來算去也只能買下兩架,哪里夠用呢。
李繼嗣知道徐慕和的難處后,同意把金玉商號淘汰下來的一批織機低價賣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