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庫特林人擁有巨人的血脈,他們崇拜的是大地之子阿特薩姆,形象是一枚手持巨大塔盾的強壯男子……”
左右無事,徐楠干脆開始翻看灰塔行政官福萊特為自己準備的相關資料——
阿特薩姆并非是什么神明,甚至連神格都沒有,卻被庫特林人千百年來傳頌銘記;原因也很簡單,這位被此地原住民尊稱為大地之子的男人曾經從惡魔的手中拯救了這片土地,那時候,冰風領還是凱撒帝國統治的時代。
那是深淵惡魔最活躍的時期,最夸張的時候,一支數目超過二十萬的惡魔大軍突襲號角手要塞,要塞幾乎瀕臨失守。關鍵時刻,負責鎮守城門的阿特薩姆站了出來,擁有巨人血脈的他獨自一人卡住了要塞的大門,用自己的身軀和意志,擋住了惡魔大軍如潮水一般的進攻。
血戰持續了十天十夜,阿特薩姆手持和自己身材相仿的塔盾硬抗了十天十夜,他沒讓任何惡魔生物沖過自己的身邊,他就這么守在那里,憑借頑強的生命力,硬生生拖住了惡魔大軍的持久戰。
他的身軀和盾牌融為一體,無法分割,他的身體無法挪動,最終被一名好友用法術凝固成了雕像,至今還守護在號角手要塞的門前。
號角手要塞最終沒有失守,他們等來了凱撒帝國的援軍,惡魔們如鳥獸般退散;而彼時深入深淵的另外一支奇襲小隊也傳來了好消息——那是一支以游蕩者和法師組成的勇者小隊,他們深入深淵裂縫,關閉了惡魔領主的傳送門,殺死了惡魔督軍,從根本上動亂了惡魔的軍心。
那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就這么倉促地結束了。
事后,那支奇襲小隊返回王都,接受褒獎,被頒發了守護帝國的英勇獎章,接受了帝國皇帝的授勛儀式。
而戰死在號角手要塞門口的阿特薩姆,卻詭異地沒有被任何人提到,這位庫特林人們引以為傲的英雄,仿佛被凱撒帝國遺忘了。
面對這種不公正的待遇,庫特林人并沒有鬧,他們什么都沒說,只是默默地為阿特薩姆建立雕像,并且叮囑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記了這位用生命守護號角手要塞的英雄。
久而久之,這種囑咐變成了一種信仰。
哪怕伴隨著凱撒帝國的轟然崩塌,東部王國風起云涌,王權幾經更迭,冰風領的庫特林人們都仿佛與世隔絕一般,默默地信仰著他們曾經的英雄。
略有些諷刺的是,凱撒帝國四分五裂之后,其余的領土逐漸被全新的王國、宗教和習俗所替代,只有冰風領始終保持著凱撒帝國的習俗和風貌。
為此,當初冰風領并入東部王國的版圖的時候,還招惹了不少非議。
漸漸的,冰風領開始流傳一種說法:伴隨著帝王真血的覺醒,英雄阿特薩姆會從大地之下回歸,他會帶領庫特林人縫上大地的裂口,讓這片土地重新恢復寧靜。
這種說法多少顯得有些迷信,大部分外來者都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庫特林人們據說對此異常篤信。總而言之,和這片飽受苦難的土地想通,此地的原住民們也是一種異常堅韌倔強的姿態,努力地生活下去的。
事實上,現在的冰風領已經衰敗了很多。
三大要塞的駐守士兵據說是捉襟見肘,這一點是伊芙琳和徐楠聊天的時候偶爾流露出來的苦惱,因為兵力不足的緣故,她被迫半放棄了最遠的神射手要塞,轉而加固起后方的瞭望者要塞和號角手要塞。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凱撒時代遺留下的東西仍然發揮著作用,并且支撐著此地的原住民繼續守護他們的家鄉,而這些東西,恐怕也是當初伊芙琳執意選擇冰風領的重要原因。
她身上的凱撒血脈,始終都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而整個北大陸之上,凱撒帝國的影子雖然隨處可見,但能保留當年風貌的,始終只有庫特林人駐守的這片極寒之地。
兩者之間,可能真的存在某種不可言說的羈絆。
據說當初伊芙琳選擇冰風領,老國王本人是不太同意的;但不知道為何,一夜之后他便改了主意。
“凱撒血脈的背負者,凱撒時代的風俗繼承者……”
“帝王真血么?”
大致了解了一遍庫特林人的消息,徐楠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他打開新安裝的內部資料庫的插件,開始搜索關鍵詞。
沒辦法,這玩意兒太不智能了,徐楠想要了解失樂園內部的資料,無法直接查閱相關書籍,只能根據關鍵詞搜索,給出一些信息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