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廟外,劉伯文又帶人在外面忙碌。他花錢請人將廟外山路重新清理,修補石板,以方便其他人來東廟上香祈福。
他是替母李鈐而來,
監幽衛將益州司春季政務詳略呈交大唐朝廷,文內提及游鬼李鈐與武充聚鬼互助、照拂誤喪鬼群體事跡。朝廷特此對“誤喪鬼”發起者李鈐、武充嘉獎,宣各府縣效仿學習。
李鈐要求下,劉伯文二度過來還愿感謝。
劉伯文此番看起來垂頭喪氣,生意似乎不順利,吳奇只是和他互相行禮,就匆匆進入東廟。
走入廟內,吳奇見神像上浮現出一年輕男子身影。
“……也不知她在何處,是否安全,能否飽腹……”
男子自顧自碎碎念。
小張稟報道:“尊者,此人似要尋找一人,具體尚不清楚。”
吳奇點點頭,心念:“你有何事,速速說來。”
那男子聲音戛然而止。
他開始哆哆嗦嗦道:“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念了一段論語,男子又小聲道:“還在么?”
吳奇說:“我乃黃道君,我問,你答。”
“黃道君是何方神圣?不是我不相信……只是閣下真是神仙?”
吳奇不語。
等了一會兒,那邊終于繃不住了:“道君,請道君恕我無禮……道君,道君?”
“說。”
對方急忙開口道:“小生名碧云,張姓,本為荊州一儒生,到蜀縣省親,見叔伯張成路……”
張碧云拜訪時意外得知,叔伯之女竟與自己同名。
這堂妹儀容娟秀,頗為羞郝。
同姓不婚,兩人因禮教倫理,彼此只能遙遙行禮,甚至不能互相交談。
后來張碧云返回荊州不久,就收到一封信。
信中道,堂妹聽聞要嫁于他人婦,成日以淚洗面,郁郁早夭,皆因對他情根深種,一片癡心。叔伯盼他能再來一趟蜀縣,送別堂妹。
張碧云吃驚之余又深受感動,于是不惜花掉所有財資,夜以繼日趕路入蜀,替這位有緣無分的女子送行。
在她墳冢前,張碧云情難抑制,揮淚做了一篇祭文。
「碧云碧云,卿耶我耶,如影隨行,如響應聲,如蕭艾之同香,如笙簧之同韻。」
這時,墳頭上跑出一只小玄貓,它天生一對鴛鴦眼,左眼似碧玉,右眼如琥珀。
這貓一點不怕生,過來跳上張碧云肩頭,用舌頭舔著他臉上淚,對他極為依戀。
張碧云看著玄貓那清澈貓眼,不由大哭,這是堂妹魂兮歸來,要與自己再續前緣!
他給玄貓取名云妹。
張碧云有感于堂妹情誼,在城里租了一間屋,準備與貓為伴,就在蜀縣念書備考。
最近玄貓突然不見蹤影,張碧云茶飯不思,成日渾渾噩噩,只覺得少了魂兒一般。
他因此焚香燒燭,許愿能讓玄貓平安回來。
“……”
吳奇聽得氣笑。
請神就為了找貓,都當神仙是閑的是吧?
“道君,碧云所化的貓有靈,能帶來財運。”
張碧云深深作了一揖,鄭重道:“近來聽聞城里不少人家被盜,極可能是云妹被歹人威逼……還請道君為小生做主。”
一只招財貓?
吳奇這才有了點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