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耗靈氣,沒有給陣基造成額外的負擔,卻實實在在的有了不俗的收成。云景道長提議,將外防線的優秀經驗在新營區和北煤區推廣。
沈云甚是贊同,并補充道:“讓老李選幾個人,去新營區和北煤區演講他們的經驗。他們自己去說,比你們長老會發宣傳材料下去,效果肯定要好得多,更有說服力。”
“好。”云景道長也覺得是。出了主院,他親自前往外防線,找到李營主。
后者以為他是來核實的,二話不說,帶著他去看收集起來的山芋。
都是新鮮挖出來的,不少還帶著濕潤的泥土。
云景道長隨意的撿起一個來,用手掂了掂,驚訝極了:“好沉手!比北煤區種出來的還要沉手一些。”
說來也是奇怪。明明是同一批芋種,種在新營區和北煤區,一樣的護理,最后,北煤區的成熟期比新營區總是要早一兩天。收獲的山芋也更沉手一些。
只不過口感都是一樣的,所以沒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農部的人最先發現這些不同。但是分析來分析去,怎么也找不出原由來。他們索性在下一茬耕種時,在不同的芋田里,各劃出一小塊來,將兩個區收獲的新芋種換一下。
結果,不論是發芽、結種,還是到最后的收獲,這些小田里的情形與周邊的大田都沒有兩樣,是完全同步的。北煤區的成熟期依然比新營區要早一兩天,收獲的山芋也更沉手。
于是,農部的人覺得是兩個營區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他們首先就通過仔細的測量,排除了土質不同這個可能項。北煤區的土質確實不如新營區肥沃。但是,北煤區開墾這些芋田時,是經過一番有針對性的土質改造的。農部里有三位覺醒了土之靈力的弟子,他們對土質非常敏銳。早在野雞嶺的時候,就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改造土質的經驗,是改造土質的老手。經過改造后,這三位弟子親自測量了,得出的結論是,土質與新營區基本上持平。
新營區位于云霧山脈的東南邊緣。北煤區則是云霧山脈的腹地和偏北的廣袤地區。尤其是北煤區的北面還是北海。
在凡人界里,不同的地理位置,對同一種作物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這一點,農部的人在野雞嶺就充分認識到了。
是緣于這個原由的話,農部覺得沒有必要再繼續研究下去了,于是結題,向長老會報告。
當時是云景道長管著庶務,所以,這份報告,他是仔細看過的,有印象。
農部的報告寫得嚴謹、扎實,使人信服,便是他這個不精于種植一道的人,看完之后,也覺得言之有理,應該是這么一回事。
然而,這會兒,再想起那份報告,云景道長的心里不由的冒出了一個大問號來。
按農部的報告里的結論,外防線的地理位置比新營區更偏南一些,所以,種出來的山芋會不及新營區種出來的沉手。
但是事實卻恰好相反。
云景道長掃了一眼堆成小山的山芋,心里好似有一道流星飛閃而過。他知道自己應該毫不猶豫的去抓它,然而,流星飛得太快,他根本就抓不住。
這種感覺于修士來說,并不少見,但每一次落空,都實是在令人抓狂。
“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山芋與平時吃的有什么不同?”他皺了皺眉頭,壓下心里的不爽,問李營主。